腹部切口脂肪液化58例临床分析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58例临床分析

ID:6771628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1-25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58例临床分析_第1页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58例临床分析_第2页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58例临床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58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3http://www.otc100.cnhttp://www.qianlielong.comhttp://www.qsxj.nethttp://www.lyfqs.comhttp://www.hbtfq.com腹部切口脂肪液化58例临床分析【摘  要】 目的  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病理机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收治的5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此类病人均在手术后3~7 天发病,通过挤压切口,加压包扎,拆除部分或全部缝线,TDP照射,引流,换药和Ⅱ期缝合等措施均达到切口愈合。结论  皮下脂

2、肪组织肥厚和高频电刀及操作不当以及手术操作不当可诱发此病,早期发现和及时局部处理是治愈的关键。【关键词】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高频电刀;手术技巧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肥胖人群逐年增多,再加上高频电刀的广泛普及与应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有增多的趋势。切口脂肪液化是腹部手术创口愈合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延长了愈合时间,给患者及家属增加了精神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及早发现和恰当的处理,能缩短疗程,减轻医生压力。我院1996 年1 月~2010 年12 月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58例。现报告如下。1  

3、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18 例,女40 例,年龄28~72 岁,平均50.2 岁。上腹部手术18 例(胆囊切除术14 例,胃大部切除术2 例,胆总管探查术2 例)。中下腹部手术40 例,剖宫产33 例,卵巢囊肿剥除术1 例,前列腺摘除1 例,阑尾切除术5 例)均为肥胖病人,所有病人手术后3~7 天切口出现黄色或淡褐色渗液,内混有脂肪滴,切口外观无明显红肿,部分切口组织有硬结,渗液涂片镜检,可见较多脂肪滴, 细菌培养阴性。 1.2  治疗方法3http://www.otc100.cnhttp://www.qian

4、lielong.comhttp://www.qsxj.nethttp://www.lyfqs.comhttp://www.hbtfq.com 根据腹部切口渗液情况,将病人分为三组。A组36 例,条件为发现切口渗液量较少。切口没有裂开,每日挤压切口1~2 次,每次尽量将液化的脂肪液体挤净,然后切口表面敷一层碘伏或酒精纱布,切口TDP照射30 分钟。然后切口再加压包扎。TDP照射每日1~2 次,照射时掀开切口外层纱布块。B组14 例,条件为发现切口中等量渗液,切口部分愈合不良,及时拆除部分缝线,挤净切口渗液,放置庆大盐水纱条引流,

5、每日换药1~2 次,同时应用TDP照射,时间同前,直至愈合。C组8 例,条件为发现切口渗液量多,切口全长均不愈合,皮下组织全部游离,切口凹陷,拆除全部缝线,挤净渗液,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庆大霉素盐水纱布湿敷,敞开引流,每天2 次,至切口肉芽组织、新鲜后,再进行Ⅱ期缝合,用腹带加压包扎。三组病人均静脉应用抗生素3~5 天预防感染。1.3  治疗结果 A组病人切口手术后3~5 天愈合。B组病人均手术后7~10 天愈合,无需进行Ⅱ期缝合。C组病人一般换药5~7 天后进行Ⅱ期缝合,平均愈合时间18~22 天。2  讨论2.1  切口脂肪

6、液化的诊断标准 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具有以下临床表现应诊断为切口脂肪液化:①多发现在术 后3~7 天,在常规检查切口时,发现敷料上有黄色渗液,按压切口时皮下有渗液涌出,绝大部分病人除切口有较多渗液外,无其它自觉症状。②切口愈合不良,局部凹陷,皮下组织游离,渗液中可见漂浮的脂肪滴。③切口无红肿及压痛,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征象。④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连续3 次培养无细菌生长。2.2  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的原因 ①切口脂肪液化与体型肥胖,并与术中是否使用高频电刀等有关。其发生机制可能脂肪组织本身血运较差,手术切断血

7、管,使血运更加减少,脂肪细胞因缺乏营养坏死液化,发生无菌性炎症,各种机械性刺激如高频电刀止血、拉钩压榨等,由于脂肪组织导电不良,同时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由于热凝固作用而栓塞,使本身血运较差的肥厚的脂肪组织血液供应进一步发生障碍,脂肪组织发生氧化分解无菌性炎性坏死,形成较多渗液,②手术中缝合切口缝线不易吸收或缝合过紧影响血运,缝合过松使切口没有完全闭合容易留下死腔、形成血肿等都可以导致切口脂肪液化。③胃肠及胆道内消化液的化学刺激作用。2.3  切口脂肪液化的处理方法 我们认为应该根据切口愈合情况及渗液的多少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我院

8、将58 例病人根据切口愈合及渗液多少不同分成A、B、C三组来治疗,均达到了预期目的,病人比较满意。若切口渗液量较少,切口没有裂开,发现后立即挤压切口,排净渗液,切口表面敷盖碘伏或酒精纱布,TDP照射,然后切口加压包扎。若切口渗液较多,部分切口愈合不良,且皮下游离,发现后拆除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