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临床分析

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临床分析

ID:36530441

大小:61.6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1

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临床分析_第1页
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临床分析_第2页
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临床分析_第3页
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临床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腹部切口术后发生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001年3月—2011年3月68例腹部手术术后发生脂肪液化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术后切口脂肪液化与患者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频电刀的应用,手术缝合技术,手术操作方法及手术暴露时间长短的关系。结论围手术期,手术期合理处理,正确熟练掌握手术缝合技术,手术操作方法及高频电刀的合理应用,有利于预防和减少脂肪液化的发生。早期采用TDP照射及换药时采用挤压排液法可减少切口脂肪液化,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医疗费用,避免医疗纠纷。【

2、关键词】腹部切口脂肪液化高频电刀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是腹部手术特别肥胖人员,糖尿病患者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往往给患者造成身体及心理上的创伤,延长住院时间,给病人增加经济负担,并增加医疗纠纷,我院自2001年3月-2011年3月术后发生脂肪液化的68例腹部手术进行分析,进行围手术期,手术期合理管理,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在8mmol/L以下,术后早期行TDP照射及换药时采用挤压排液法治疗,并在手术过程中合理应用电刀,严格掌握缝合技巧,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4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1年3月-2011年3月因腹

3、部手术术后发生脂肪液化共68例,男性22例,女性46例。年龄最小者11岁,最大者61岁。平均年龄36岁。所涉及手术包括胃穿孔修补术,脾切除术,阑尾切除术,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肠粘连松解术等。1.2观察内容:患者术后5-7天,换药时发现患者敷料纱布上有多少不等的淡黄色渗液,渗液中见漂浮脂肪滴,切口无红肿热痛等症状,无脓性分泌物,拆线后出现刀口部分裂开,渗出液镜检见大量脂肪滴,连续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1.3治疗方法:根据患者情况,特别肥胖人员,糖尿病患者发生脂肪液化可能性大的病人,术后早期行TDP照射及换药时采

4、用挤压排液法治疗,换药时撑开切口,观察渗液多少,及时排除渗液,对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渗液较少,部分愈合不良,拆除部分缝线,对切口渗液较多,全层不愈合,皮下组织分离,拆除全部缝线,并撑开切口,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清除坏死组织及渗液,同时置于庆大霉素纱布条引流,同时用生长因子(贝复剂)喷于切口上,根据敷料渗透情况,每日换药1-2次,致切口肉芽组织新鲜后,用蝶形胶布固定,并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2结果所有病例经过合理治疗后,均取得良好愈合。其中56例经过早期行DTP照射及换药时采用挤压排液法治疗,一期愈合。余12例二期愈合,无一例出现术后感

5、染,愈合时间为7-18天。3讨论43.1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断标准:对于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断,目前尚无明确统一标准,一般认为具有以下表现着为切口脂肪液化。1.多数术后5-7天,大部分患者除诉切口有较多渗液外,无其他自觉症状,部分患者于常规检查切口时发现辅料上有黄色渗液,按压切口皮下有较多渗液,无异味。2.切口愈合不良,皮下组织游离,渗液中可见漂浮脂肪滴。3.切口无红肿压痛,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征象,无脓性分泌物,4.化验血象正常,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连续3次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1]。3.2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

6、随着高频电刀的广泛应用,作者发现脂肪液化与高频电刀是否合理应用有密切关系,与患者体型(肥胖者),患者体质(糖尿病),术中止血情况,术中暴露时间过长,分离组织,钳佳组织操作过于暴力及术中冲洗刀口,清除坏死脂肪组织等习惯有密切关系,高频电刀的应用原理是由于电刀产生高温造成皮下组织浅表性烧伤及部分脂肪组织因热损伤发生变性,同时由于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因热凝固作用而栓塞,是本身血运较差的脂肪组织血液供应进一步发生障碍,术后脂肪组织无菌性坏死,形成较多渗液,影响术后切口愈合[2]。43.3切口脂肪液化的处理原则:术前评估,及早发现及成分引流

7、是治疗的关键,特别肥胖人员及糖尿病患者估计有脂肪液化的可能,每次换药时常规挤压伤口,观察有无渗液及渗液的多少,并及时排除渗液。同时行TDP照射,每日2次,每次半小时。一旦发现切口脂肪液化,应立即引流,早期少量脂肪液化渗液引流排除后,加压包扎可一期愈合。如果渗液较多,应根据渗液多少拆除部分或全部缝线加强引流。以便防止液化加重并促进幼芽组织生长。常规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轻轻擦拭伤口,清除坏死组织。并用庆大霉素引流条引流,切口喷贝复剂,防止感染的同时,促进创面幼芽组织产生,为二期愈合打基础,大大缩短伤口愈合时间。3.4切口脂肪液化的预

8、防;1.手术过程中仔细操作,切忌有粗暴动作,钳夹组织要轻柔,结扎组织要适量,松紧适宜,止血完善。2.关腹后,缝合皮下脂肪组织时,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坏死脂肪组织,减少术后脂肪液化几率。3.缝合时皮下组织要全层缝合,不溜死腔,如果脂肪过厚,有液化可能,最好放置引流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