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7239265
大小:5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4-08-29
《3的倍数的特征资料说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邵原实小王菊霞一、教材及学情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学会了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以及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学习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质数和合数,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约分、通分等知识打下基础,是本单元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因此,使学生熟练地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对教材及学情的分析,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本节课的研究活动中得到不同的发展,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活动,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并且能熟练地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3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究过程。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及概括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探索数的特征的一些方法。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基于以上的认识,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教学难点:探究并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教具学具准备:课件、百数表、实验表格、计数器、计算器、0——9数字卡片三、教法设计及学法指导为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本节课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法:1、猜想验证讨论交流2、自主探究体验感悟四、教学程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小学面临的许多任务中,首要的任务是教会儿童学习”。本课的设计以启发与发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点拨学生大胆猜想,动手实践,去发现规律,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学生的特点,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一、复习旧知引发猜想二、自主探究合作验证三、应用规律体验感悟四、反思总结自我提高第一环节:复习旧知引发猜想新课伊始,老师在黑板上出示2、3、5三个数字卡片。先请同学摆出2的倍数,学生会想到:532、352。再摆出5的倍数,学生会想到:325、235 那么用这三个数字能不能摆出3的倍数呢?学生最容易想到:253、523。它们是3的倍数吗?老师引导学生用计算器进行验证,发现并不是。那么3的倍数究竟与什么有关,有什么特征呢?引导学生去大胆猜想,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许有些学生会不假思索地说出:“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而有的学生却有与之不同的想法。进而引发认知冲突,创设了探究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感受新知的产生过程,明确新课要解决的问题。这样从学生的已有基础出发,先复习了2,5的倍数特征,并通过教师的总结与引导把复习和导入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引出课题并板书:3的倍数的特征。第二环节:自主探究合作验证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初步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在这里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教学:1、应用《百数表》,否定错误猜想。在学生得出猜想后,我便引导学生利用百数表去验证。让学生划出百数表中3的倍数来。因为求一个数的倍数是学生原有的认知,学生很快能找出来:1×3=32×3=6……通过这样一个表格来验证,并在验证中推翻了刚才的猜想。由此,使学生意识到已经不能用原来的方法(也就是从数的个位上的情况)来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而应该换个角度去思考。消除思维定势,否定旧迁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2.探究实验,发现特征。学生刚刚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从观察数的个位数字到观察这个数各位上数字和,具有很大的思维跨度。学生很难通过独立的探究得出3的倍数的特征。这时,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节课,我采用让学生运用计数器拨出3的倍数的活动策略,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1、用计数器拨出3的倍数2、记录下这个数字3、并记录下共用多少颗珠子3的倍数共用几颗珠子教师引导学生经历拨珠实验,填表观察,思考发现的过程。 从而使学生对3的倍数的特征认识随着实验的不断深入而越来越清晰。通过大量的操作,使学生能够感悟到:比如12,它用了3颗珠子,是3的倍数;21也用3颗珠子,6是3的倍数;再比如说75,用珠子的总数是12;84是3的倍数……老师问同学们:你们看,拨的珠子的总数与3的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通过学生的大量操作,使学生感知到:如果珠子的总数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老师接着问学生:珠子总数你是怎么算出来的?进而引导学生能够说出是把各位上数字相加之和得来的。从而引导学生明确3的倍数特征:如果一个数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这样使他们在实验、探究、猜想、验证的过程中,建构起对3的倍数的特征的整体认知。本节课虽然没有生动的教学情境,但这样做巧妙地把学生推上了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始终沉浸在一种浓厚的探索氛围之中,他们被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所深深吸引。这样的数学学习活动,才是真正的、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认知过程。学生通过表象的累积,思维产生了飞跃,脑海中形成了清晰的数学模型。3、举例验证,总结规律。让学生在初步发现规律之后,举例验证,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为了验证这一结论,随机说出一个数,学生用最快的速度算出各位上的数的和,并且使用计算器看这个数是不是3 的倍数,让学生汇报验证的过程,尽可能多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自主学习,不仅让学生初步学会了举例验证的方法,并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第三环节:应用规律体验感悟在这一部分,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我设计了四个不同的练习。力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体现基础性、层次性、灵活性、生活性、趣味性。1、哪些是3的倍数?这是一个基本练习,使全体学生能对新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2、以情景图的形式出示,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学习3的倍数的应用价值。3、是在每个数的□里填上一个数字,这是一个综合练习,以检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提高思维的灵活性。4、数字游戏:每个同学手里都有0到9十张数字卡片(1)任选3张摆出一个3的倍数,还能摆出不同的3的倍数吗?一共能摆出几个? (比如用2、4、6三个数可以摆出:246、264、426、462、624、642,引到学生发现:只要这三个数字和是3的倍数,不管怎样摆,这个数都是3的倍数。)(2)在前面的基础上再加一张卡片,使摆出的数还是3的倍数。①加一张怎样加?②加两张怎样加?……更多怎样加?让学生在操作中应用,通过灵活的形式发散学生的思维完成了对所学知识的拓展。第四环节:反思总结自我提高这一环节通过师生交流的形式,使学生积极回忆,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把知识、方法再现的同时,亦体现学生的情感价值观,进一步反思总结,自我提高。整节课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操作—再次猜想—再次验证—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实现课程、师生、知识等多层次的互动。整个教学是把知识的传授、思维的训练、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能力的培养、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机结合起来,取得教学效益和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