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690328
大小:3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1-22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学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学案例《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学案例张明吉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本节是圆锥曲线的第四节课,此前学生学习了直线和圆的方程,并且对曲线与方程的概念有所了解,同时学习了求简单的曲线方程和利用坐标法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椭圆的学习为以后研究双曲线、抛物线提供基本的模式和理论基础。因此这节科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作用:本节内容对进一步理解曲线与方程的概念,深化数形结合、类比的数学思想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在经过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学习之后,学生对坐标法研究曲线的性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初步具备了的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
2、力。但由于普通中学的学生基础较差,驾御知识的能力比较薄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进行细致的启发和引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掌握椭圆的定义,理解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掌握标准方程。 能力目标:巩固求曲线方程的步骤与方法,进一步熟练用代数法研究曲线的性质,进一步培养学生化归意识和转化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实现共同探究、教学相长的教学情景。 四、重点难点 重点: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的求解,并且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抓住数形结合
3、的思想。 难点:椭圆定义的理解,标准方程的推导。 五、教法设计与学法指导 教法设计:通过设问、启发、课堂训练的教学程序,采用引导发现、探索讨论、老师点评的授课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借助幻灯片,几何画板辅助教学,达到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 学法指导:本节的学习要注意对椭圆定义的理解,要把握好"和为定值"与"大于F1F2"的要求,注意两种标准方程与曲线的对应关系,在求解过程中要注意焦点的位置,注意a,b,c之间的关系 六、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学生活动 创
4、 设 情 境 演示图片: (1)油罐车的横截面的轮廓线 (2)宇宙飞船的飞行轨道 设问:实例图片中共同的几何图形是什么? 通过对教材的再创造,为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的知识背景,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了解数学来源于实际。从而使新课的引入自然生动、易于接受。 1.通过观察图片 2.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引 入 新 课 引导学生: 从熟悉的曲线 开始研究,引 导学生类比圆 和椭圆,联想 圆的定义(注意定 义中的关键词),为得出椭圆的定义打下基础。 实验操作: 将一根无弹性的细绳的两端用图钉固定在纸
5、板上,用笔尖将绳拉紧,并沿细绳运动,所得的图形上的点满足什么条件?如果调整两图钉之间的相对位置,所得图形有何变化?(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思考) 探讨研究,共同得出结论: (1)当2a>2c时,轨迹是椭圆 (2)当2a=2c时,轨迹是以F1F2为端点的线段 (3)当2a<2c时,无轨迹 归纳定义: 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尝试让学生归纳椭圆的定义,并且共同探讨完善定义中的不足之处。(有的概念由教师直接给出,如焦点、焦距等) 学生在归纳定义时容易出错的细节: "平面内"、"距离之和"、"常数大于两定点间距离" 通过类比有利于学生由圆的定义自然过度到
6、椭圆的定义,从而能深刻地把握概念的本质。 引导学生实验操作,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是学生形成和掌握概念的前提,也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实验操作演示,由学生自行总结椭圆的定义并完善,有助于正确概念的形成和对概念的深入理解。 认真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并在教师的提示下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圆的几何意义,椭圆上的每个点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2.通过类比圆的定义,归纳出椭圆的定义。 知 识 探 究 教师引导: 求曲线方程的步骤是什么? 学生回答: (1)适当建立坐标系 (2)设曲线
7、上任意动点P(x,y) (3)找出动点满足的几何条件,根据条件列出方程 (4)化简方程 学生可能有所遗忘,教师可根据情况给予适当提示 点拨提示: 建系一般应遵循简洁、优化的原则,使点的坐标、几何量的表达式简单化,充分利用图形的对称性,使学生发现最佳的建系方法。 推导标准方程:(学生讲述,教师板书) 解: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得:(焦点在x轴上) 设=2c,P点的坐标P(x,y),定长为2a则焦点的坐标是F1(-c,0)F2(c,0) 动点P满足+=2a 故+=2a 化简为: 为使方程简单、对称,引入b2=a2-c2(由教师提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