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工技术与工程领域课程教学大纲

轻工技术与工程领域课程教学大纲

ID:6670935

大小:5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21

轻工技术与工程领域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轻工技术与工程领域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轻工技术与工程领域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轻工技术与工程领域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轻工技术与工程领域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轻工技术与工程领域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轻工技术与工程领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精细有机合成新方法课程名称(英文):NewMethodeofFineorganicSynthesis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总学时与总学分:,其中课堂教学52学时,实验学时8学时适合专业:考试方式:课程作用与任务:精细有机合成新方法着重介绍的内容是以现代精细化学品的“绿色合成”作为目标,基于现代有机化学合成基本原理和基本合成方法,发展新概念、新反应、新试剂、新方法,继而发展高效率、高选择性、高原子经济性反应以及对环境友好的合成方法和技术。本课程的具体内容是精细有机合成中的新进展以及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有关实例,包括金属有机

2、化合物参与的精细有机合成反应,酶催化的精细有机合成反应,不对称合成反应与精细化学品的合成,组合化学和精细有机合成等内容,使学生初步掌握和了解这些有机合成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新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以及在精细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一、课堂教学(52学时)第一章绪论。(4学时)第二章金属有机化合物参与的精细有机合成反应。(4学时)第三章酶催化的精细有机合成反应。(4学时)第四章不对称合成反应与精细化学品的合成。(4学时)第五章组合化学和精细有机合成。(4学时)第六章微波技术在精细有机合成中的应用。(4学时)第七章“绿色化学”和精细有机合成。(4学时)第八章超声波技术在精

3、细有机合成中的应用。(4学时)第九章元素有机和精细化学品。(4学时)第十章低温合成技术。(4学时)第十一章高温合成技术。(4学时)第十二章高压合成技术。(4学时)第十三章真空合成技术。(4学时)二、上机实验(学时)无三、课外习题及答疑随时辅导答疑参考书目:[1]吴毓林,姚祝军.现代有机合成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张玉彬.生物催化的手性合成.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3]许家喜,麻远.组合化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曹晨忠.有机化学中的取代基效应.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5]韩维屏.催化化学导轮.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6]李月明,范

4、青华,陈新滋.不对成有机合成反应-催化剂的回收再利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7]张永敏.物理有机化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黄宪,王彦广,陈振初.新编有机合成化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学习要求: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配位化学,波谱分析,精细有机合成,高等有机化学学习方法:课堂和业余课余要求:复习,作业所属学院:编制人:王利民学院审核人:田禾课程名称(中文):表面活性剂化学课程名称(英文):SurfactantsChemistry教学方式:多酶体教学总学时与总学分:,其中课堂教学36学时,实验学时4学时适合专业:考试方式:课程作用

5、与任务:表面活性剂已广泛用于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和高新技术领域,表面活性剂是当今最重要的工业助剂,其应用以渗透到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被誉为“工业味素”。本课程以阐述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为重点,分别以磺化反应、聚氧乙烯化和季铵化反应为核心,讨论了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的重点品种的合成原理和合成方法,同时重点介绍有机硅和有机氟等特种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亦介绍新型表面活性剂,如双子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此外,介绍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和应用功能,如增溶性能、乳化作用、分散和聚集作用、润湿作用等。课程注意到尽量收集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成果,并介绍我校近年来所获得的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

6、,达到内容新颖,使学生掌握最新的科研成果。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一、课堂教学(36学时)第一章表面活性剂的概述。(2学时)第二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合成及性质。(2学时)第三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合成及性质。(2学时)第四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合成及性质。(2学时)第五章两性表面活性剂合成及性质。(2学时)第六章特种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质。(2学时)第七章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质。(2学时)第八章生物表面活性剂。(2学时)第九章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原理。(2学时)第十章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4学时)第十一章表面活性剂在皮革化学品中的应用。(4学时)第十二章新型表面活性剂。(4学

7、时)第十三章表面活性剂的绿色化学。(4学时)第十四章表面活性剂的测试。(2学时)二、上机实验(学时)无三、课外习题及答疑随时辅导答疑参考书目:[1]肖进新,赵振国.表面活性剂应用原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2]方云.两性表面活性剂.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3]李宗石,徐明生.表面活性剂合成与工艺.北京:中国轻工社出版社,1993[4]郭祥峰,贾丽华.表面活性剂及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学习要求:先修课程:有机化学、精细化学品化学、有机波谱分析、无机化学等学习方法:课堂和业余课余要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