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营造学习共同体 提升教育智慧

1120.营造学习共同体 提升教育智慧

ID:6663784

大小:3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21

1120.营造学习共同体  提升教育智慧_第1页
1120.营造学习共同体  提升教育智慧_第2页
1120.营造学习共同体  提升教育智慧_第3页
1120.营造学习共同体  提升教育智慧_第4页
1120.营造学习共同体  提升教育智慧_第5页
资源描述:

《1120.营造学习共同体 提升教育智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营造学习共同体提升教育智慧——基于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农村高级中学校本研训一体化的实践与思考内容摘要目前,依托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共识,各校校本研训开展得有声有色,但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工作负担重等因素约束,使得部分教师对校本研训的认识不足,教师合作与交流的意识淡薄,缺乏营造学习共同体的氛围,研训分离,校本研训活动收效甚微。本文倡导在研训活动中重视“学习共同体”的建设,通过构建“学习共同体”文化,营造“学习共同体”环境,打造“学习共同体”团队,明确“学习共同体”目标,增进“学习共同体”与外界环

2、境的结合等手段,实现校本研训一体化策略,加强教师的合作与交流,促进研究与对话,强调合作与团队学习,学会分享与交流,提升教育智慧。关键词:学习共同体教育智慧教师专业发展校本研训一体化在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与知识的急剧增长和更新的周期缩短,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提高,学习进而专业再发展就成为个人、组织乃至社会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学校应努力营造“学习共同体”,建构“学习型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一、当前校本研训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困惑1、

3、目前教师的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科研存在分离现象,校本培训主要以师德讲座、新课程理论、教学经验为依托的培训为主,大部分教师在参与讲授为主的培训后,都很难把听来的理论和技能运用到日常教学上,这已经成为教师培训难以消解的困惑;而校本教研主要以学科教研组和集体备课组建设为主,在组织上存在“无厘头”和“蜻蜓点水”现象;校本科研则主要以课题研究为主,研究的成果很少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因此,如何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是我们校本研训工作面临的最大困难和急待解决的问题。2、校本研训是一种针对性很强的研训理念,无论对学校的发展还是对教师

4、个人的专业成长,都是最直接有效的。但事实上,大多数学校和教师并不以为然,如何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尤其提高学校一把手重视程度,发挥其组织领导作用。73、校本研究是一种行动研究,校本研训的起点应当是学校和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或遇到的实实在在的问题的关注。而事实上,大多数学校和教师或习惯于自以为是、或懒于思考,因此,校本研训中应思考和关注如何促进学校和教师勤于反思、积极投身于校本研训之中。4、教师间的合作交流、同伴互助是校本研训的重要因素和主要形式之一,教师间的不平衡状况也需要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但事实上,

5、大多数学校的集体教研活动一直开展不起来,或徒有虚名,教师之间在业务上也长期处于自闭状态,教研组(备课组)集体活动停留在表面上,解决一些事务,真正敢于提出问题与疑惑,发表自己的见解看法的老师很少,缺乏集体教学研究的氛围;教学研讨活动中,往往是“一言堂”,虽组织者往往都期望教师在交流中碰撞、反思、重建,但跟进者较少;师徒结对往往青年教师听得多、问得少,老教师指点少,相互交流更少。因此,校本研训中如何建立和运行教师合作、互助机制问题。5、计算机网络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运用,为教师间的合作交流提供一条有效途径。许多学校都建立

6、了校园网、教育博客、级部QQ群等平台,教师们可将自己的教学设计、课件、教育随笔等上传网上交流,资源共享,取长补短。但目前只有少数教师这样做,一大部分还不习惯或因各种原因无瑕顾及。二、校本研训工作现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一)、当前校本研训工作低效的原因1、传统观念束缚及对校本研训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在许多教师看来,教学还是靠自己,只要自己认真备课,就自然能上好课,至于参加校本研训,则认为可有可无。2、教师的职业特点及工作负担过重: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上,由于教师工作的个体性

7、特点,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通常是在独立状态下完成,加以文人相轻,教师之间难以形成合作关系,造成了教师参加校本研训意识淡薄。同时,教育行政部分和学校对教师教学实绩进行评价、考核,更加剧了教师间的竞争关系,影响教师团队的凝聚力。中小学教师特别是高中教师工作负担过重,精神压力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工作负担过重是导致教师间合作交流缺乏的又一个原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社会对成绩深切关注,各种评比从不间断,教师承受到较大的升学压力,对学生成绩不敢掉以轻心,常常是通过“精讲、细讲”7和大运动量的解题练习来提高学生的成绩,可以说天天

8、忙得晕头转向,精疲力尽。沉重的工作负担和工作压力使教师们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被用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课后辅导,没有功夫参加校本研训及教师间的合作交流,即使偶尔有之,也是走走过场而已。3、校本研训的内容和形式不为广大教师所认可:传统研训多自上而下,从内容到形式,更多的是为他人,研究他人要你研究的东西,校本研训的内容与教师需要相分离,组织形式不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