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高塔】教学教案

【建高塔】教学教案

ID:66594042

大小:26.9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12-31

【建高塔】教学教案_第1页
【建高塔】教学教案_第2页
【建高塔】教学教案_第3页
【建高塔】教学教案_第4页
【建高塔】教学教案_第5页
【建高塔】教学教案_第6页
资源描述:

《【建高塔】教学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建高塔》一、教材简析《建高塔》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中的第六课。本课将引导学生认识框架铁塔稳定不倒的形状结构特点。物体都有稳定性问题,研究这个问题,不但可以加深对框架铁塔的认识,也能够认识所有物体的稳定性问题。本课以铁塔为什么稳定不倒为起点和归宿,中间用塑料瓶做实验和制作“高塔”来探究物体稳定性问题。探究学习的过程为“推测——探索和制作——将探索结果与假设相比较”。本课有三个活动。第一,研究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让学生用塑料瓶、沙、水去自主研究教科书提出的三个问题,初步认识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第二,建造不容易倒的“高塔”。学生建造不容

2、易倒的“高塔”是对前一个活动研究结论的应用和再检验,是一个继续研究的过程。这里不是制作框架式高塔,主要考虑是不与上课重复和教学时间的限制。第三,铁塔不容易倒的再思考。将探索的结果与最初的假设相比较进行反思,是培养探究能力的一个策略。这个活动希望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体会比较、反思的意义。同时,通过再思考使学生加深对框架铁塔不容易倒的道理的认识。二、学生分析学生通过上节课《做框架》的学习,已经知道框架结构具有结实且不容易变形的特点。但是,像塔一类物体的稳定性原理的思考是缺乏的,学生对“上小下大”的物体稳定性是具有一定的认识的,潜意识中大部分是知道这么一回事的,但缺乏数据(证据)

3、的支持;还有,关于“上轻下重”的思考,学生的潜意识中大部分认为是越重越不容易倒,就像一个塑料瓶,他们会认为里面装的水越多越稳定,装满水的塑料瓶是最不容易倒的。三、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认识框架铁塔的结构特点是上小下大、上轻下重、风阻小,而且类似这样的物体稳定性好。过程与方法:能够用简单的材料,研究物体不容易到的秘密,同时学会整理数据、深入分析数据的能力,能展开基于证据的研讨活动。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合作与交流,懂得尊重科学事实,培养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物体稳定性的探究过程。 2、将探究结果与假设相比较,并进行反思。教学难点:学会整理数据,深

4、入分析数据,发现更多的规律。五、教学准备1、每小组各4个装着不同数量水的塑料瓶、一块小木板、沙子 2、每小组准备:几个大小不同的塑料瓶、沙、吸管、胶带、水、剪刀、电风扇等。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今天9个小组分别代表9支建筑队,你们向大家推荐一下自己好吗?”  组甲:我们是梦翔队,梦翔!梦翔!畅游梦想!耶! 组乙:我们是雏鹰队,雏鹰,雏鹰,我最强!耶!……(设计意图:我把九个小组分别代表九个建筑队,并让各小组介绍自己,简单的自我推荐一下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明确了我们今天探究的主题。)2、师:今天,老师带领9支建筑队到世界各地去旅游,观赏古今中外

5、多种塔类建筑,大家愿意吗?(出示课件)(左边的是法国的埃菲尔铁塔,中间的是钻井铁塔,右边的是高压输电铁塔。)3、师:观察这些铁塔,他们在形状和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设计意图:科学情景的创设,生活经验的提炼,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后面探究高塔不容易倒做了铺垫。) 4、师:这些高大的铁塔会受到哪些力的作用?(生:风力;雷击;拉力;它们自身的重力;风的阻力……)(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只有尽量减少受外力的影响,高塔才能又高又稳。) 5、这样高的塔为什么会历经百年甚至千年而屹立不倒呢?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和结构,哪些特点使高塔不容易倒?(生:三角形结构;框架式结

6、构;多边形结构;上轻下重;上小下大;里面是空的……)(设计意图:研究这个问题,不但可以加深对框架铁塔的认识,也能够认识所有物体的稳定性问题,让学生根据塔的结构和它们的共同点来猜测塔不倒的原因。猜想是由问题直接推测结果的一种直觉思维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科学探究态度。)(二)探究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1、师:如果要证实我们的猜想,你认为应该怎么做?需要哪些材料?(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对猜想进行验证,符合学生认识自然事物的规律,同时也培养了同学科学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科学探究态度。)2、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3、师:今天老师这里有一些材料,请各建筑队一起研究

7、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4、师:出示研究方法,讲解注意事项。(1)分别把四个瓶子正放和倒放,观察记录哪种方法不易倒,不易倒的打钩。(2)桌上垫木板,把不容易倒的瓶子同时放在木板上,基本在一条直线。(3)慢慢倾斜木板,观察哪个瓶子容易倒。记录先后倒的顺序,把发现的结果填写完整。5、师:请建筑小队汇报你们的实验结果。生:(1)从正放和倒放比较得出上小下大的物体不容易倒。(2)从不同高度的水位比较中发现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设计意图:学生对“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是具有一定的认识的,潜意识中大部分是知道这么一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