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苦的挣扎与超越《后赤壁赋》教学设计谈

凄苦的挣扎与超越《后赤壁赋》教学设计谈

ID:6649282

大小:3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1-21

凄苦的挣扎与超越《后赤壁赋》教学设计谈_第1页
凄苦的挣扎与超越《后赤壁赋》教学设计谈_第2页
凄苦的挣扎与超越《后赤壁赋》教学设计谈_第3页
资源描述:

《凄苦的挣扎与超越《后赤壁赋》教学设计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凄苦的挣扎与超越》雷声论文刊发于《语文月刊》2010年05期凄苦的挣扎与超越——《后赤壁赋》教学设计谈川大附中语文组雷声《后赤壁赋》适宜于以探讨情感思想为重点,以赏析诵读课的形式出现,教学设计的关键点在于对情感思想进行探讨的切入点。对于本文的探讨切入点,同行所述很多,大致有二:1.以情感变化为切入点。这类见解认为《后赤壁赋》先喜后悲,最后趋于平淡,可以从作者情感变化的角度去分析课文。2.以景悟情为切入点。这类见解认为《后赤壁赋》中初冬之景清幽峭拔,与前赋差别很大,所以,作者的情感也较前赋低沉。这两种见解都有可取之处,但

2、也都有欠缺。第一种见解,可以很好地梳理全文,线索集中,但是,对全文的分析难以深入,流于作者情感的表象上。第二种见解,可以较好地进行语言咀嚼,但却难以梳理和挖掘全文其它语段内容,毕竟全文的景物描写不是很多。那么,最好的切入点是什么呢?把苏轼在黄州的作品翻来研读,其《东坡志林•雪堂问潘邠老》一文最长,汪洋恣肆,叹为观止,主旨与《后赤壁赋》相仿,全文的核心就是一“藩”字。这个“藩”字启发了我们,“藩”在文中意为束缚,而《后赤壁赋》不正是苏轼想脱离束缚,挣扎于尘世羁绊与精神自由之间的种种努力的表现吗?思路豁然开朗!全文的教学设计

3、思路是:为什么挣扎?——怎样挣扎?——挣扎结果?——挣扎的实质是什么?这个思路可以很好地咀嚼重点语句,并且梳理全文,层层深入;探讨主旨,水到渠成。不仅于此,还可以将全文思想的剖析引入深处,进而探讨苏轼乃至中国古代文人的儒、道情结。第一:苏轼为什么挣扎?苏东坡在黄州待了五年,写下了大量作品,最为有名的就是一词二赋,即《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余秋雨写过一篇文章,《苏东坡突围》,认为黄州五年的作品就是苏东坡精神的突围。突围即是一种精神的挣扎,苏轼当时的处境是:精神上:“谪居无事,默自观省,回视三十年以来所为,多其病

4、者……《答李方叔书》“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西江月.黄州中秋》“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之间,与鱼樵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答李端叔》)生活中:“禄廪相绝。”《与章子厚参政书二首》“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寒食雨二首》生活的困窘和精神的凄苦,让苏轼想到了突围,想到了超脱。这就是他挣扎的原因。余秋雨说,“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和超越。”而苏轼在《后赤壁赋》中记游的种种,就是他的挣扎和超越。第二:苏轼有哪些挣扎之举?第一挣扎,苏轼渴望享受世俗,在世俗的享受中忘却内心的凄苦与郁愤。良宵、佳肴、

5、美酒、好友、贤妻,这就是苏轼选择的世俗之乐。顾而乐之,行歌相答,乃至于酒酣兴高,复游于赤壁之下。或许,乐而忘忧?《凄苦的挣扎与超越》雷声论文第二挣扎,苏轼渴望融于自然。作者登山,既是想寻找七月既望的优美景色,更是想融入自然,超脱于现实的压抑苦痛。这让我们想到了魏晋的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这是一种精神的放纵与逃避。苏轼的登山和这何其相似。作者脚踏嶙嶙巉岩,于荒榛荆棘中辟出路途;路途险峻,景象森然,哪里是俗常的旅游观览呢?!他以生理的折磨来达到忘怀痛苦,也想以投入大自然来摆脱精神的重压。情郁于

6、中,无可抒发,友不能及,精神寂寥,让作者情不自禁地长啸。可见,“啸”是诗人内心极其压抑困苦的一种愤然抒发。愤然登山,哗然长啸,挣扎毕现!第三挣扎,苏轼渴望精神超越。苏轼遇到了鹤,鹤化为道士,进入了诗人的梦中。苏轼在《放鹤亭记》中说:“盖其(指鹤——作者注)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鹤形貌出众,有高贵幽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特征,能翩翩于仙凡之间,不受任何拘束。传说中修道之人可以化而为鹤。所以鹤是超然物外,随缘任化的道家精神的象征。我们说鹤和道士的形象是联结的,正如庄周梦蝶,分清是庄周化为蝴蝶,还是蝴蝶化为庄周不

7、重要,鹤化为道士还是道士化鹤也不重要,关键是作者对鹤和道士的向往暗示作者在精神上已归于高蹈世外的道士隐者,自由羽化的仙界。第三:苏轼的这些挣扎成功了吗?世俗之乐可以麻醉苏轼,却不能长久地麻醉苏轼的精神。但凡有一点外物的刺激,苏轼必然于麻醉中苏醒。“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七月的赤壁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十月的赤壁山水清瘦,素净峭拔,给人已有萧瑟之感;而作者在对江与岸、月与水的一俯一仰之间,顿生自我的渺小与微茫之感。作者不禁感叹,曾几何时!山水巨变,更何况

8、人生短促,年华似水,岂不更觉华发早生,虚掷光阴。所以,苏轼产生了无尽的感叹。。感叹之中,心有所郁结,故而登山,想融于自然。王维有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琴乃寄托,解脱自己的痛苦;而啸为抒发,难以抑止。这是矛盾的一体。而苏轼,没有它物以寄托,更无朋友相应和(“盖二客不能从焉”),啸声却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