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立体几何新题型的解题技巧

第六讲 立体几何新题型的解题技巧

ID:6457243

大小:40.32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01-14

第六讲 立体几何新题型的解题技巧_第1页
第六讲 立体几何新题型的解题技巧_第2页
第六讲 立体几何新题型的解题技巧_第3页
第六讲 立体几何新题型的解题技巧_第4页
第六讲 立体几何新题型的解题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六讲 立体几何新题型的解题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六讲立体几何新题型的解题技巧第六讲立体几何新题型的解题技巧【命题趋向】在2007年高考中立体几何命题有如下特点:1.线面位置关系突出平行和垂直,将侧重于垂直关系.2.多面体中线面关系论证,空间“角”与“距离”的计算常在解答题中综合出现.3.多面体及简单多面体的概念、性质多在选择题,填空题出现.4.有关三棱柱、四棱柱、三棱锥的问题,特别是与球有关的问题将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此类题目分值一般在17---22分之间,题型一般为1个选择题,1个填空题,1个解答题.【考点透视】(A)版.掌握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距离的概念,对于异面直线

2、的距离,只要求会计算已给出公垂线时的距离.掌握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的距离的概念.掌握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的概念.(B)版.①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掌握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②了解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理解空间向量坐标的概念,掌握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③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及其性质,掌握用直角坐标计算空间向量数量积公式.④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平面的法向量,向量在平面内的射影等概念.⑤了解多面体、凸多面体、正多面体、棱柱、棱锥、球的概念.⑥掌握棱柱、棱锥、球的性质,掌

3、握球的表面积、体积公式.⑦会画直棱柱、正棱锥的直观图.空间距离和角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特别是以两点间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两异面直线的距离,直线与平面的距离以及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等作为命题的重点内容,高考试题中常将上述内容综合在一起放在解答题中进行考查,分为多个小问题,也可能作为客观题进行单独考查.考查空间距离和角的试题一般作为整套试卷的中档题,但也可能在最后一问中设置有难度的问题.不论是求空间距离还是空间角,都要按照“一作,二证,三算”的步骤来完成,即寓证明于运算之中,正是本专题的一大特色.求解

4、空间距离和角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传统的几何方法,二是利用空间向量。【例题解析】考点1点到平面的距离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就是求点到平面的垂线段的长度,其关键在于确定点在平面内的垂足,当然别忘了转化法与等体积法的应用.典型例题例1(2007年福建卷理)如图,正三棱柱的所有棱长都为,为中点.(Ⅰ)求证:平面;(Ⅱ)求二面角的大小;(Ⅲ)求点到平面的距离.考查目的: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二面角的大小,点到平面的距离等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解答过程:解法一:(Ⅰ)取中点,连结.为正三角形,.正三

5、棱柱中,平面平面,平面.连结,在正方形中,分别为的中点,,.在正方形中,,平面.(Ⅱ)设与交于点,在平面中,作于,连结,由(Ⅰ)得平面.,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中,由等面积法可求得,又,.所以二面角的大小为.(Ⅲ)中,,.在正三棱柱中,到平面的距离为.设点到平面的距离为.由,得,.点到平面的距离为.解法二:(Ⅰ)取中点,连结.为正三角形,.在正三棱柱中,平面平面,平面.取中点,以为原点,,,的方向为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平面.(Ⅱ)设平面的法向量为.,.,,令得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由(Ⅰ)知

6、平面,为平面的法向量.,.二面角的大小为.(Ⅲ)由(Ⅱ),为平面法向量,.点到平面的距离.小结:本例中(Ⅲ)采用了两种方法求点到平面的距离.解法二采用了平面向量的计算方法,把不易直接求的B点到平面的距离转化为容易求的点K到平面的距离的计算方法,这是数学解题中常用的方法;解法一采用了等体积法,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复杂的几何作图,显得更简单些,因此可优先考虑使用这一种方法.例2.(2006年湖南卷)如图,已知两个正四棱锥P-ABCD与Q-ABCD的高分别为1和2,AB=4.(Ⅰ)证明PQ⊥平面ABCD;(Ⅱ)求异面直线AQ与PB所

7、成的角;(Ⅲ)求点P到平面QAD的距离.命题目的: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以及点到平面的距离基本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过程指引:方法一关键是用恰当的方法找到所求的空间距离和角;方法二关键是掌握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距离和角的一般方法.解答过程:方法一 (Ⅰ)取AD的中点,连结PM,QM.因为P-ABCD与Q-ABCD都是正四棱锥,所以AD⊥PM,AD⊥QM.从而AD⊥平面PQM.又平面PQM,所以PQ⊥AD.同理PQ⊥AB,所以PQ⊥平面ABCD.(Ⅱ)连结AC、BD设,由P

8、Q⊥平面ABCD及正四棱锥的性质可知O在PQ上,从而P、A、Q、C四点共面.取OC的中点N,连接PN.因为,所以,从而AQ∥PN,∠BPN(或其补角)是异面直线AQ与PB所成的角.因为,所以.从而异面直线AQ与PB所成的角是.(Ⅲ)连结OM,则所以∠MQP=45°.由(Ⅰ)知AD⊥平面PMQ,所以平面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