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415470
大小:6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1-13
《李晓兰《春》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春》教学设计实验学校李晓兰教材分析:本单元有五篇课文,都是名家名作。有优美的抒情散文,有情真意切的诗篇,分别描绘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并且都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细致描写,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语言贴切、精炼。学习这几篇课文,不仅可以感受到自然景物的美,学到写景状物和抒情的方法,而且可以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和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本单元教学可采用以讲读带自读的方法。课文《春》重点讲,使学生学会精读。在精读的过程中培养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此后
2、,再训练自读。精读是自读(往往是速读)的基础。教学本单元课文,要引导学生领会作者是如何细心观察景物、生动描述的抒发感情的,要指导学生认真学习优美的语言。《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写细致,感情丰富,语言生动、精炼,宜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以加深学生对写景抒情的散文的理解,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虽已学习过抒情散文,但具体的学习全篇都是写景的抒情散文还是第一次,因此把学习抓住特征、用准确的语言描写景物的方法和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领会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景物设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来探究文章的语言特色是教学中的
3、难点。要解决好难点,一是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二是教师要有重点地选择实例帮助学生领会。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通过充分调动感觉器官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2、朗读并背诵课文,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学习重点:1、理解本文的思路2、掌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难点:朗读并背诵课文,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课前自学:要求疏通词汇,整体感受文章的美丽所在。并有感情的朗读文。一、导入:同学们,春天令人
4、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如诗情如画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光中,让我们的心灵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可记得孟浩然的《春晓》(生背诗文);可记得杜甫的《春夜喜雨》(背诗文)。在多少作家的笔下曾这样深情地描绘过春天,今天让我们再读一篇描画春天的优美的散文《春》(投影出示课文题目)。二、检查预习1、查资料,了解朱自清的简介。①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字()。现代著名作家、学者、诗人、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朱自清最初以诗出名,长诗有《毁灭》和一些
5、短诗,收入《雪朝》和《踪迹》。著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等。散文代表作有。②你知道有关朱自清的典故吗?(如朱自清的死因等)2、给加点的字注音酝酿()()宛转()()黄晕()()巢()应和()()蓑衣()抖擞()()笼罩()朗润()落地()烘托()嘹亮()3、解释词语,并选择其中三个写一句话呼朋引伴:花枝招展:吹面不寒杨柳风:朗润:酝酿:宛转:欣欣然4、反复朗读,注意语速和节奏,感受作者对春天的感情。二、整体感知1、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一部分(1):春第二部分(2-7):第三部分
6、(8-10):2、本文总体布局是什么结构?3、这篇课文是通过描绘哪些景物来表现春的活力和春带给人的希望的?共描绘了哪几幅春天的图景?给每副图加个小标题三、阅读赏析(一)阅读第一段,思考下列问题①“盼望着,盼望着……”用的是修辞手法,作用是: ②“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用的是修辞手法,作用是: (二)阅读文章最后三段,思考下列问题1、这三段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7、2、这三段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3、这三段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之情,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写出了春天的特点。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写出了春天的特点。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写出了春天的特点。赞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强调了它的“新”、“美”、“力”。4、最后一句“领着我们上前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熟读文章并背诵。2、朗读课文,概述文章描绘了几幅关于“春”的画面?3、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欣赏优美、精
8、彩的语言;学习重点:朗读课文,掌握文章描绘了几幅关于“春”的画面学习难点:1、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2、学习细心观察、多角度描绘事物的方法3、学习融情于景的写作特色课前自学:要求多读课文,仔细揣摩写景抒情的方法一、品读第二段1、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2、这段采用了修辞手法。总体勾勒出大地春回,万物复苏的情态。“一切”指的是__“刚”照应了上文的_________。分别写了_________、__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