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这样沟通

学困生这样沟通

ID:63364651

大小:16.87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8-22

学困生这样沟通_第1页
学困生这样沟通_第2页
资源描述:

《学困生这样沟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困生这样沟通    与学困生沟通是一个辩证、灵活、复杂的过程,令人棘手,却不能回避。只有形成有效沟通,师生才能坦诚相见,教师才能因材施教,寻找出帮助学困生的有效办法。所以,教师要有满腔的热情,万分的耐心,一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应用现代教育心理学知识,努力增强与学困生沟通的艺术性。  一、宜简明扼要,忌喋喋不休对于学困生的不良表现,教师不必每次都细究事件的前因后果,更不必联系学生以往的表现和将来的责任,加以反复强化。因为学困生由于在学校、家庭、社会经常遭受这种待遇而觉得厌烦,变得麻木。教师不必要的盘问,往往让学生产生逆反情绪,导致学生撤谎。所以,对待学困生身上出

2、现的问题,教师应抓住问题的实质,简明扼要地表明态度,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宜进行狂轰滥炸式的盘问、批评、指责、贬斥。    二、宜就事论事,忌论及人格    一名学困生蓬头垢面,衣冠不整,教师发现后自然气不打一处来,但如不分青红皂白便数落他:“你浑身上下没有一处干净,连脑袋都不是正常的,怪不得学习成绩不好,除非你改进,否则别进教室。”往往导致学生和教师在情绪上乃至在学习上的对立,因为学生无法将自己的穿着和学习成绩联系起来。其实,教师不该攻击他的个性特点,而应就事论事,不说教,不恫吓,简单地提醒学生:“你的衣着仪容需要改进。”也许结果会大不相同。    

3、三、宜自我教育,忌急于出手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唤醒人实行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它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独立思考,然后作出评价,发扬成绩,纠正错误,达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因而,教师应注重在倾听学生的问题后,试着了解学生对那个问题的想法,以及他已考虑用的办法,并协助他拿定主意。如果对于学生的问题教师急于提供解决办法,学生事后往往会想“我一定很笨,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没能想出来”,从而怀疑自己的能力,滋长对教师的依赖性,也不利于学困生自信心的培养。    四、宜着重个性,忌多提他人    树立榜样

4、,帮助学困生明确改进的方法和目标,有可取之处。但如果总拿学困生和别人尤其是同班同学相比,往往适得其反。现在的学生独立意识很强,他们讨厌老师总是说:“你看某某同学学习成绩多好”,“你要是像某某同学就好了……”他们认为:“我不是某个人,我是我,我有自己的特殊情形。”因而教师可以根据学困生的思想、学习、性格、情绪等方面的特点,就事论事。这样既不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便于沟通,也可以避免在同学之间造成不应有的矛盾。    五、宜生气不满,忌粗暴发泄    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既不是圣人,也不是天使,面对学困生令人头疼的表现不可能无动于衷,一点怒气也没有,而且学生的不良表现也需

5、要教师毫不犹豫地表明态度,并毫不妥协地加以坚持。但这并不意味着此刻的教师可以破口大骂,可以抨击或侮辱学生的品格个性。开明的教师是不怕生气的,他们善于不含侮辱地表现自己的愤怒,仅仅描述自己所见所感和所期待之事,做到怒而有理,怒而有爱,怒而有度,怒而有方。    六、宜体谅承让,忌苛求无情    面对学生的具体问题时,既要“明察秋毫”,又要“假装糊涂”。有位学生没有完成作业,他说:“作业太难了,而且我身体不舒服。”教师不能用“懒鬼,别人都做好了,做不做由你”之类的话来刺激学生,可以说:“你今天不舒服,加上作业太难,所以你没有完成,对吗?”这样的反应容易消除对方的不满

6、和抵触,学生会感到受理解和尊重。接着,教师可以再问:“你建议如何呢?”这样就给了学生自己寻找解决方法的机会。有时学生的感受比严格的要求更重要,教师可以多一份耐心,少一份急躁,多一点宽容,少一点严责,协助学生认识且尊重自己内心的感觉,更重要的是不让学生对自己的感觉迷惑不解,引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