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瓶颈问题

情境教学瓶颈问题

ID:6317429

大小:3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1-10

情境教学瓶颈问题_第1页
情境教学瓶颈问题_第2页
情境教学瓶颈问题_第3页
资源描述:

《情境教学瓶颈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情境教学法在汽车专业教学中所遭遇的瓶颈问题【摘要】情境教学是达成良好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在具体实施中仍会遭遇诸多瓶颈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如何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情境中来。本文就围绕此问题进行初步探究。【关键词】汽车专业教学情境教学瓶颈调动学生在大谈教改的今天,情境教学开始越来越广泛被运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然而在实际运用中遭遇到诸多的“瓶颈”问题,是无法绕开回避的,必须引起重视,加以解决。本文仅从汽车专业教学的角度,在为数不多的尝试中,发现确实存在着难以突破的“瓶颈”,就此展开探讨。情景教学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通过教师生动讲授

2、,以情感人的叙述来创设情境(以下简称为“生动讲授法”);也可以由教师有目的设置质疑情境,吸引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学习(以下简称为“质疑问难法”);还可以由师生共同进行角色扮演来完成教学过程(以下简称为“角色扮演法”)。笔者在汽车专业教学中主要尝试过采用上述三种方式。(当然情景教学的方式远不只这三种)这三种方式只要运用得当,就能很好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情境中来。可是俗话说:“说得容易,做起来难。”下面我们就来探讨“瓶颈”产生的根由与对策。先以“生动讲授法”为例说明在具体实施时可能遭遇到的“瓶颈”:要想通过“生动讲授法”达到调动学生参与的目

3、的,就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讲授人——教师能以丰富感情,形象化的叙述来打动学生、吸引学生,创设出相应的教学情境;2.所讲授的内容——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适于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3.讲授的受众——学生能被吸引,愿意参与到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师生有良好互动,能彼此积极呼应。作为汽车专业教师大都接受理工类的高等教育,擅长于严谨的抽象思维,而“生动讲授法”要求教师能做到“形象生动”,善于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这恰恰是他们的“短板”!从汽车专业课程本身的内容来看,似乎也不具有“形象生动”的特征。实用性是其

4、最突出的表现,在表述上甚至很“枯燥”。学生——讲授的受众,要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那么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或者说所创设的情境,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可是要想做到这一点,何其难也!(许多专业教师或许有过这样的经历:课堂上教师提到一个很直观的现象或很浅显的概念,希望学生们能有所回应。结果却是满堂沉默,看到的是一张张茫然的脸,好不尴尬!)因此,教师要想引导并调动学生参与到自己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来,依然存在着难以突破的“瓶颈”。要突破“瓶颈”,解决好此问题,笔者有几点初步的设想,在此不妨斗胆讲一讲,以期“抛砖引

5、玉”吧:1.讲授人——尤其是理工科出身的教师们要下大力气,改进讲授的方式与提高讲授的技巧,从而进一步全面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常言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达此目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向他人学习。然而向同行中的前辈学习,还比较容易做到。可是谁又能放下身段向后来者甚至晚辈学习呢?更不用说跨学科向别的专业尤其是向文科类的教师学习。此外,还有一个现成可以学习的样板——央视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2.对于所要讲授的内容——教师还是要努力钻研教材,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师生特点来创设多种情境,学会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一句话,就是要对所讲授的内容进行预加

6、工,上课时方能“胸有成竹”。3.面对学生受众,教师应先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等方面情况,甚至应该了解学生们对事物的表述方式,会用“他们的语言”来讲述,这样容易引起他们的关注,产生共鸣,进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来。接下来说说“质疑问难法”的瓶颈所在:笔者从情境教学相关的论文中常常见到许多作者会提到“质疑情境”,这些作者们大都认为“学生们有了疑问就会去思考,这样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可是现在所面对的学生们哪,你让他提出问题,他吭哧半天,也憋不出半个问题。所谓“没有问题”,恰恰就是今天学生们的最大问题!在以往灌输式

7、的教育中,他们多为被动接受,少有主动参与,已经形成顽固的思维模式与定势。与之对应的是学生们对知识往往停留在表面的一知半解,缺乏进一步探索的动力,因而更不可能提出质疑——质疑教师,质疑书本。用他们的话说:“懒得质疑什么东东”。面对现状,作为教师,该怎么办呢?那么笔者也谈谈自己的浅见吧:不妨先由教师提出问题来激发学生思考(或者说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将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串成的载体来引发学生思考),这样至少避免了学生提不出问题的“冷场”。当然问题情境的创设,不能脱离学生们的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其次教师永远不能垄断“提问权”,应当积极鼓励学

8、生们提出自己的问题,要敢于挑战权威,善于表达自己新颖的观点。还有一点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索思维品质。对已知的事物能保持继续探究的热情和质疑前人已有的结论;对未知的事物勇于探索并揭示其中的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