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讲义:古文史一第二编秦汉文学(二).doc

自学考试讲义:古文史一第二编秦汉文学(二).doc

ID:62972974

大小:3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7-19

自学考试讲义:古文史一第二编秦汉文学(二).doc_第1页
自学考试讲义:古文史一第二编秦汉文学(二).doc_第2页
自学考试讲义:古文史一第二编秦汉文学(二).doc_第3页
自学考试讲义:古文史一第二编秦汉文学(二).doc_第4页
自学考试讲义:古文史一第二编秦汉文学(二).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学考试讲义:古文史一第二编秦汉文学(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 《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成就  《史记》的中心是写人,在《史记》记述了四千多个人物。  一、精巧的剪裁和安排  《史记》人物传记是以人物为核心,贯串事件。这就要求它既要保证历史事件叙述的完整和真实,又要展示历史人物在事件中悲欢离合的命运和鲜明性格。如何做到呢?  一是通过精湛的剪裁功夫来实现上述目的,例如《李将军列传》。  二是互见法,是在本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主要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主要特点,而其他的一些事件和性格特点则置入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这个方法被称为“互见法”。例如《高祖本纪》。  二

2、、刻画人物性格的几种经典手法  (一)以个性化语言表现人物性格  (二)人物之间的对比衬托  (三)在特定环境中凸显人物性情  (四)以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凸显人物某方面的精神风貌  第三节 班固和《汉书》  一、班固及其《汉书》  班固著《汉书》、《白虎通德论》。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起自高祖元年(前206),止于王莽地皇四年(23)。其体例,基本继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又取消“世家”并入“传”。全书l00篇,包括12本纪、8表、10志、70传。  二、《汉书》的文学价值  1.能

3、够在短幅片段之中摹声绘形,传达人物的神貌和性格。如《陈万年传》。  2.《汉书》最负盛名的人物描写,是《李广苏建传》中对李陵、苏武的精细刻画。  总之,《汉书》叙事翔实平妥,笔法谨严,是一部信实可据的优秀史著。它的人物传记,有不少生动的描摹和细腻传神的刻画,在文学史上也有较高地位。  第四节 东汉其他历史散文  《吴越春秋》的艺术特点:在记录历史中加入虚构和传说,编写曲折生动、扣人心弦的故事;刻画人物手法的细腻传神;以及忠正耿介的伍子胥、深谋远虑的范蠡、忍辱图强的勾践等成功的人物形象,都在不同方面对后世创作历

4、史演义、人物传奇类叙事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三章 两汉辞赋  第一节 西汉初期辞赋创作的发展趋向  贾谊的辞赋的特点:  1.抒情述志、情感浓郁,是贾谊骚体赋内涵上的重要特色,如《吊屈原赋》。  2.从艺术表现看,贾谊的辞赋都直抒胸臆,议论多于形象,如《吊屈原赋》、《鹏鸟赋》。  《西京杂记》卷四载有“梁孝王忘忧馆时豪七赋”,即枚乘《柳赋》,路乔如《鹤赋》,公孙诡《文鹿赋》,邹阳《酒赋》、《几赋》,公孙乘《月赋》,羊胜《屏风赋》。这些作品显示,汉初的辞赋创作发生了明显变化:在创作倾向上,它们完全脱离了贾

5、谊抒情言志的优良传统,而走向游戏文字和阿谀颂德;在表现手法上,已经显露出铺排描摹的迹象。  枚乘的代表作:《七发》,有以下几个鲜明特征:  1.铺叙描摹,夸饰渲染。例如“曲江观涛”摹写江涛的汹涌澎湃。铺排夸饰,排比譬喻,富丽细致。整个作品除“方术之士”一节,其余各节无不具备这个特色,这就形成全文层层铺叙夸饰的整体特征。  2.与“梁孝王忘忧馆时豪七赋”一样,《七发》完全失去了作者自我的真情实感。整篇作品不见抒情的语句,没有作者的喜怒哀乐。与贾谊情感浓郁的辞赋相比,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3.在遣词造语方面,

6、也不同于贾谊的质朴无华,而是走向了繁难和华丽。  4.以主客(吴客与楚太子)问答的形式结构全篇。  第二节 司马相如、扬雄与汉大赋的勃兴  一、司马相如赋的创作特征  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谕巴蜀檄》、《难蜀父老》、《哀秦二世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等。  《天子游猎赋》的艺术特征:  1.丧失了真情实感  2.空间的极度排比  3.以直接而单纯的铺叙摹绘为主要表现手法  4、遣词用语更加繁难僻涩  《长门赋》的艺术特点:  1.它把陈皇后的遭际与自己的悲凉,巧妙融合在一

7、起,抓住两者最相似又最典型感人的身世境遇,共抒悲郁孤愤之情。  2.抒情手法纯熟。先以简短语句总抒困境和感受,继之以情景交融的婉曲抒发。  3.在情景交融的情感抒发方面,艺术表现已相当圆熟。  二、扬雄对大赋创作的拓展  扬雄的代表作:《蜀都》、《甘泉》、《河东》、《校猎》、《长杨》五篇大赋。  扬雄大赋的艺术特点:  1.拓展了大赋的题材领域  2.进一步加强了大赋“劝百讽一”的“劝”的色彩  3.艺术表现上有了新的变化,首先是篇幅相对缩短,描摹对象集中。其次是“以美为讽”的思想表达方式。  第三节 西汉中

8、后期的其他辞赋创作  一、西汉中后期的骚体赋  汉武帝的《李夫人赋》,艺术特点:是一篇情思浓烈的怀人之作,浓注思念之情,真挚而深切,艺术表现水平也很高。  刘歆的《遂初赋》,艺术特点:  1.比较注意抒情手法的变化,有继承贾谊以来借古抒情者,还有借景抒情。肃杀衰败  的景象与作者遭逐而凄凉的心境合而为一。哀景悲情,相合相契。  2.《遂初赋》是汉代“纪行赋”的开山之作。  班婕妤的《自悼赋》,艺术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