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564706
大小:62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5-12
《2021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8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试第三单元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他是第一个能够正视权贵的智者,“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他的卓识;他力劝国君“与民同乐”“仁民爱物”“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他不忍看百姓“妻离子散”;他希望明君能够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他深知“地利人和”的至理;他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他警示国君们要牢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他就是被称为亚圣的孟子。美字体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同切禹颜。赏美文孟子的强势做人——坚守本心在孟子看来,低调做人,返璞归真,大智若愚,才是真正的强势人格。社会从来都以它的强势引领着人们,只有用超常的性情和意志去抗拒世俗社会的复杂和丑陋的诱惑,坚守善良的本性,才能保持人的善性
2、。而这,就需要“仁”和“智”,二者之结合,才能达其极境即“圣”。孟子曰:“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孟子·公孙丑上》)这种智慧,就是做人的智慧。所以,强势人格绝不是盛气凌人,相反,强势人格需要的是低调做人。-10-/10考试有一些人,做一些事情偶有所得,他的存在让你感到压力,他的行为让你感到自卑,他的言论让你感到渺小,他的财富让你感到愤怒;一句话,他的自我使别人无处藏身。这不是强势人格,这是以强凌弱。强势人格在坚持自强不息之时,同时也要坚守善良的本性。这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大隐”。“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大隐”不同于“中隐”“小隐”,就在于“大隐”不依赖环境,“大隐”更多的
3、依靠自我的坚守。人在社会上生活,与动物一样,也有一个生存竞争的问题,因此,人也不可能一味地天真下去。这就决定了本心退化之无奈。但我以为我们应该感到幸运的是:人类社会毕竟不同于动物世界。人类之间有竞争,却也有协调。这个协调,有法律的力量,更有道德的感化;这种道德感,就是强势人格打造的“仁者爱人”,这就决定了人的本心不致消亡。有句时髦的话:除了诱惑,我什么都能抵抗。你能抵抗什么?你能见到权势者而不露出谄媚之色吗?你能看到富贵者不起嫉恨之心吗?援助弱者而不居施舍之功?受人帮助而不露愧颜?面对不合理的好处,你能够内心平静,选择放弃吗?面对不公平的待遇,是沉沦,是抗争?所以,孟子坚持民本思想,提倡“仁
4、政”,体现在我们的处世之道中,就是低调做人。“善”无处不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然而,没有行为的积累,哪有人格的提升?没有内力的修养,哪有环境的和谐?【课内挖掘】课内素材1.《寡人之于国也》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文章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0-/10考试为点睛之笔,突出了文章的主旨: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这种“保民而王”的主X,实际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2.“不违农时
5、,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指出,作为统治者不能妨害百姓生产,要顺民养民;作为百姓,不能贪图眼前利益,否则会得不偿失。[运用角度] “民生”“适时放弃眼前利益”“可持续性发展”“重视教育”“以民为本”等。【课外运用】1.丹麦人去钓鱼时常会随身带一把尺子,将钓到的鱼量一量,然后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这样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背后却蕴含着丹麦人的智慧,他们明白若是将河中的鱼无论大小全都捕回家,那么河流将会变成一潭死水;相反,若让小鱼在水中慢慢长大,那么河流中的鱼将永远繁衍生息,河流将充满活力。其实,这种有远见的智慧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诞生
6、。孟子曰:“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这句话用捕鱼的道理生动形象地提醒了人们:只有有远见的人,才能收获更多;贪图眼前利益,只会得不偿失。生活中总是会有人汲汲于眼前的名利,以至于为“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而懊悔不已;而真正成功的人往往在别人鼠目寸光之时就看到了远方美景,然后向前迈进。比尔·盖茨就是这类人中的典X。2.孟子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孝悌,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介子推为母而死,选择光荣;李逵只身劈虎为母报仇,选择德昭后世;香九龄为父暖被,王文以身喂蚊。孝悌,又是一个永远年轻的话题。“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带着妹妹上大学;“感动中国人物”谢延信,为了一
7、句承诺,孝敬长辈三十余年。正是这样的人支撑着自己的家庭,维系着社会的和谐。却也有人因为拒绝赡养父母而与父母对簿公堂。美与丑,善与恶,全在一念之间,遗臭万年还是流芳百世,系于一瞬。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10-/10考试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谨庠序之教解析:A项,“颁”通“斑”。B项,“涂”通“途”。C项,“无”通“毋”。答案:D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