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方言亲属称谓和其特点探究

扬州方言亲属称谓和其特点探究

ID:6246518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7

扬州方言亲属称谓和其特点探究_第1页
扬州方言亲属称谓和其特点探究_第2页
扬州方言亲属称谓和其特点探究_第3页
扬州方言亲属称谓和其特点探究_第4页
扬州方言亲属称谓和其特点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扬州方言亲属称谓和其特点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扬州方言亲属称谓和其特点探究  摘要:本文对扬州方言中亲属称谓词语按照长辈、平辈、晚辈的分类方式进行了描写,分析了扬州方言中亲属称谓词语新派与老派差异,利用内部屈折、重叠等方式区别意义,受到从他称谓的影响,面称与背称不平衡且有亲属称谓泛化趋势等特点。关键词:扬州方言亲属称谓扬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江苏省中部,江淮平原的南端。扬州方言属北方方言大区江淮方言洪巢片,是江淮方言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扬州方言中的亲属称谓总量多、分类细且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本文将对扬州方言中的亲属称谓及其特点进行探讨。一、扬州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词语扬州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词语分为长辈、平辈、晚辈三类列出。每

2、个称谓按照普通话称谓、方言称谓、方言读音及备注的顺序排列。扬州方言的调类及调值为阴平11,阳平35,上声42,去声55(依李荣、王世华、黄继林《扬州方言词典》),变调按实际变读情况标记。(一)长辈5扬州方言中伯父、伯母、叔父、叔母、舅父、舅母、姨父、姨妈、姑父、姑母一般都按长幼排序,年纪最大的称大舅舅、大舅母、大姨娘、大姨夫、大孃孃、大姑父,其余按长幼称为二舅舅、二舅母、二姨娘、二姨夫、二孃孃、二姑父,最小的可以称为老舅舅、老舅母、老姨娘、老姨夫、老孃孃、老姑父。其中伯伯和叔叔既可以按照长于父或幼于父分别排行,又可以按照家中兄弟的大排行来确定,用排序加“大大”或“叔叔”以示区别。伯

3、母和叔母随同其丈夫变化,分别叫做“X妈妈”和“X娘娘”。(二)平辈(三)晚辈二、扬州方言中亲属称谓词语的特点(一)亲属称谓使用的新派与老派差异大扬州方言的新老派差异,与说话者的年龄有关,也和说话者受教育的程度和工作环境有关,比如,在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大多属于新派。在新老派称谓词语的具体选择上,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影响,传统的几代同堂的家庭中倾向于沿袭老派的称谓,新式的三口之家则倾向于选用新派的词语。当家庭中有成员是在校学生特别是在外地求学时,更容易受到普通话的影响,选择新派亲属称谓甚至借用外语或港台语中的称谓,如“妈咪”“爹地”“老爸”“老妈”。(二)利用内部屈折、重叠等方式区别不同

4、的亲属称谓5在扬州方言中,还常常使用重叠的方法来区别亲属称谓的不同意义。比如,“公”是指丈夫的父亲,“公公”则是指外公。“婆”是指丈夫的母亲,“婆婆”则是指外婆。在实际使用中,人们往往将丈夫的父母称为“公太爷”“婆太太(老太)”,这样既便于与外公外婆的含义区分,又表达了对于丈夫父母的尊重与敬畏的感情色彩。利用这种内部屈折或重叠的办法,可以使用较少的音节表示复杂的称谓意义系统,这一点符合语言的经济性。(三)部分亲属称谓同源体现了从他称谓的影响(四)面称与背称不平衡,且有亲属称谓泛化的趋势在扬州方言亲属称谓中,对于长辈和平辈中年长于自己的亲属,面称和背称一般是相同的,而对晚辈和平辈中幼

5、5于自己的亲属,面称时常常用名字(甚至是名字的昵称)来称呼,而背称则用亲属称谓来称呼,这也造成了列表中出现面称少于背称的不平衡情况。女性因婚配关系加入新家庭后,对于家庭成员当面往往随同丈夫称呼,如:称呼丈夫的父母为“爸爸”“妈妈”,称呼丈夫的兄弟姐妹一律为“哥、弟、姐、妹”或者直呼名字,在背后则采用亲属称谓名称来代替。同时,对于新加入家庭的成员,如妹夫、弟媳妇、儿媳妇、女婿等,其他的家庭成员不分长辈和平辈,大多采用名字来作为面称,背称也同样采用亲属称谓名称作为代替。近年来,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家庭规模在变小,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属关系也在拉远,对于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及其配偶的称

6、谓,既可以直接使用名字或昵称来做面称,也可以将其血亲化,统一以“哥、弟、姐、妹”做面称,在这样的情形下,“哥、弟、姐、妹”这样的亲属称谓在面称层面则有了泛化的趋势。而且,受普通话的强势影响,“叔叔”“阿姨”这样的亲属称谓也越来越多地运用于非亲属语境中,逐渐向社会称谓语靠拢。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亲属称谓面称与背称的差距将不断增大,亲属称谓的泛化趋势也将越来越明显。扬州方言中亲属称谓的发展变化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心态的变化,体现了社会文化环境和普通话强势作用的影响,值得我们在将来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参考文献:[1]李荣,王世华,黄继林.扬州方言词典[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7、[2]芮逸夫.释甥之称谓[J].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47,(16):273-284.[3]胡士云.说“爷”和“爹”[C].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1995.[4]陆勤.近五十年来扬州方言语音变化研究[D].江苏:南京师范大学,2003.[5]陆勤.扬州方言研究综述[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4).5[6]万久富.试论方言中亲属称谓词的变读[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27(1).[7]于华.扬州方言的声调分析[D].天津:天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