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44374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7
《新型乒乓球握拍器应用初步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型乒乓球握拍器应用初步探究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而快速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广泛追求使体育成为当前群众锻炼身体的最直接方式,而作为我国“国球”之荣誉的乒乓球更是大众健身、学校体育优先发展的运动项目,乒乓球拍的样式各异,对于不同的锻炼者,其形式也不一样。很多参与者不能迅速的掌握其技术,使得乒乓球的开展出现了瓶颈。本文意在从乒乓球拍的新类型,简单应用、注意事项等方面来阐述对体育锻炼者的促进作用。【关键词】乒乓球运动新型握拍器初步研究一、前言5乒乓球是一项集健身性、竞技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运动。首先,它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作为一项全身运动,
2、乒乓球所特有的速度快、变化多的特点决定了参与者在以下方面均可受益:首先全身的肌肉和关节组织得到活动,从而提高了动作的速度和上下肢活动的能力。其次极有效地发展反应、灵敏、协调和操作思维能力。乒乓球运动越来越多地被作为增强智力、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保健、医疗和康复的极佳手段而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但是在乒乓球运动过程中,尤其是初学者对乒乓球的握拍有一定的不稳定性,这样不仅削弱了参与者的积极性,同时也影响了乒乓球运动的广泛开展。对乒乓球拍的改进有很多种,有一些改进促进了乒乓球运动的快速发展。本文从乒乓球运动的握拍器作为切入点,来探讨乒乓球初学者锻炼积极性
3、。二、新型乒乓球握拍器概述研究目的。为了使乒乓球初学者更好的掌握乒乓球的握拍技术,从而达到更快的提高自身的乒乓球项目的技术水平,设计一种乒乓球拍握拍定型器,可以达到此效果,利用人体的肌肉记忆法,通过乒乓球拍握拍定型器,使乒乓球初学者长期保持一种握拍姿势,对肌肉形成条件反射,以达到长久记忆的目的。进入全民健身的时代,科学研究经常进行体育运动可以保持身体健康,保持身体机能,且对一些呼吸类疾病有缓解或治疗的作用。研究背景。在现有技术中,为使乒乓球初学者更快更好的掌握乒乓球正反手握拍技术,对乒乓球球拍柄进行了多种改造,在球拍柄上形成正确地握拍手形凹
4、槽,由于这种方式是与球拍一体,不利于初学者更换球拍,或选择适合自己的球拍开始学习,或者虽然具有可以套在拍柄上的手形模具但并能有效的防滑和实现正反手握拍法的转换。5基本结构。新型握拍器旨在提供一种乒乓球球拍握拍定型器,该定型器由具有握拍手型定位槽的拍柄套和其与球拍拍柄接合定位部件组成,握拍手型定位槽同时具有在同一基本位置形成的上述快攻型握拍法、弧圈型握拍法定位槽,或单独形成横握法定位槽。乒乓球球拍握拍定型器具有双层结构,该双层结构中的外层采用较硬的且具有一定弹性的塑料材料,并且具有一定厚度,在该层上根据正常握拍手型的握拍位置形成凹陷的定位槽,
5、厚度基本上不影响握拍手感,该双层结构中的内层是一层薄的防滑层,其贴合于球拍手柄,在握拍手捻动拍柄套时使所述拍柄套不会相对于拍柄产生位移。拍柄套具有套体和两个端部,套体外侧具有握拍手型定位槽且能贴合所述乒乓球球拍拍柄握柄区形状,套体长度与球拍拍柄长度相适应,两个端部中的一个具有能与球拍拍柄底部形状相贴合的形状的底盖,另一个端部固定有上述接合定位部件,接合定位部件能锁紧所述端部,使其与球拍拍柄相对固定,在握拍手捻动拍柄套时使该另一个端部不会相对于拍柄产生位移。乒乓球球拍握拍定型器接合定位部件采用带状收紧部件、扣件、粘结部件、弹性套件、粘扣件中的
6、一种。工作性质。采用肌肉记忆法(肌肉记忆法是人体的肌肉是具有记忆效应的,同一种动作重复多次之后,肌肉就会形成条件反射。人体肌肉获得记忆的速度十分缓慢,但一旦获得,其遗忘的速度也十分缓慢)通过长期肌肉固定,达到长久记忆的目的。三、应用分析5本新型乒乓球拍握拍器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几点:首先,应该根据每个使用者的个人特点来选择。其次,在使用过程中需使用者放松,不要刻意去记住手型,让手上肌肉自动去适应拍型。最后,在练习过程中应间隔使用,注意手部的休息来提高效果。四、前景分析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乒乓球拍握拍定型器,本作品是采用硅胶材质,对人体无任何伤
7、害,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吸附性,不已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我们利用人体的肌肉记忆法,通过乒乓球拍握拍定型器,使乒乓球初学者长期保持一种握拍姿势,对肌肉形成条件反射,以达到长久记忆的目的。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全民健身的行列中来,且乒乓球项目是一项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体育运动,更加重要的是我国乒乓球健儿在乒乓球世界级比赛中一次次取得辉煌成绩的影响下,对未来开展乒乓球项目的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乒乓球拍握拍定型器对每一名乒乓球初学者的帮助都是极大的,建立了良好的市场。参考文献:[1]李村.论乒乓球健身与终身锻炼的价值取向[J].
8、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2]宋绍兴.我国乒乓球运动理论发展现状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4.5[3]张大春,张双印,高廷军,姚兰发,马宝发.影响高校乒乓球运动发展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