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市教师活动单.doc

山市教师活动单.doc

ID:62226541

大小:2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6

山市教师活动单.doc_第1页
山市教师活动单.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山市教师活动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市》教学活动单教学目标:能够概括出山市的形成过程,描绘其神奇壮丽的幻境。探究山市形成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活动方案:出示几幅图片,导入新课(展示几幅海市蜃楼的图片)提问:你见过这样的景象吗?你知道它是什么吗?(学生自由发言)提示:在夏天,沿海一带或沙漠地区,往常可以看见在空中或海面以上有事物的影象,古人无法解释,误认为是大蛤蜊吐气形成的,因此就称为“海市”或“海市蜃楼”。这种现象有时人们在山区也可以看到,人们就称之为“山市”。简介作者作者蒲松龄,请学生介绍一下(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代小说家。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

2、志异》)“聊斋”,是他的书斋名,志:记述;异:名词,奇怪的事情。今天我们一起看看他曾经记述的发生在山里的一件奇怪的事情。(板书课题“山市”及作者。)进入活动环节。(一)检查预习情况1、口头翻译课文2、加点字词注音或解释活动1:初读课文,扫除障碍(学生自由朗读→小组合作扫除阅读障碍→注意朗读停顿→小组或个人展示朗读成果)活动2:再读课文,把握大意(1)组内成员尝试口头翻译,合作交流(自读课文,尝试翻译→画出疑难字词句→小组交流→仍不能解决的组内在小黑板出示,组间交流)(2)合作检测,全班竞赛(完成十个词语注音或解释→小组交换批阅→公布平均

3、分)(二)课文内容分析活动3:三读课文,理顺内容(1)作者写山市,以什么为顺序?在文中找出有关词语。(独立思考,组间讨论→个体展示)──时间顺序,表示时间的词语有:忽见、无何、未几、既而、逾时、倏忽等。由此可见山市变化很迅速。(2)山市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分几个阶段?(快速读文,个体活动→小组讨论小黑板展示)──作者以目击者的口气描绘山市的变化:孤塔、宫殿、城郭、危楼、高楼、如拳如豆、遂不可见1)初生阶段:从孤塔高耸,到宫殿出现。2)发展阶段:城郭的出现。3)高潮阶段:危楼的出现。(3)请用自己的话向同学和老师们描绘一下美丽神奇的山市。

4、(组内交流→推选讲得好的全班展示)活动4:探究“山市”形成的原因。()1、开头,我们提到了“海市蜃楼”,这种奇观古人是无法解释的,才有了“大蛤蜊哈气而成的想象。可我们现代人已经懂得了它的科学道理,你知道吗?2、你能根据这个知识来推测“山市”形成的原因吗?(小组讨论、交流)这里说的“山市”跟“海市”一样,是一种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它美丽而又奇特。有关资料:海市蜃楼是如何形成的?  在沙漠中,迷路的人缺水缺粮,忽然看见了绿洲,但走近了却发现原来只是海市蜃楼的幻像,空欢喜一场,这就是海市蜃楼,是大自然跟我们玩的魔法。它的成因是光线在空

5、气中被折射,再加上全内反射的结果。  如果要明白海市蜃楼的成因,首先要明白为甚么光线在空气中会被折射。原来,不同温度的空气有不同的折射率,就好像许多不同的介质一样。靠近地面的空气较热,折射率较低。我们可以把空气想像为许多层的介质,而每一层的折射率都不同,越接近地面,折射率越低。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知道甚么是全内反射。如果光线微微倾斜地从玻璃射进空气,一部分的光线会被反射回去,另一部分就会被折射,从玻璃中走出来。由于玻璃的折射率较空气高,所以折射角总是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越来越大,被折射的光线便会越来贴近空气与玻璃的界面,直至入射角大于临

6、界角度,光线便只会被反射,而不会折射出去。这个现像叫做全内反射。假设有个绿洲,它在A点发出的光线被空气折射,走一条弯弯的路径。在B点,光线发生全内发射,使光线往上走。之后,光线再次被空气折射,最后光线会进入站在C点那观测者的眼睛,使他形成错觉,误以为绿洲很接近他呢!很久以前,人类便发现了全内反射,更把这个现象加以应用,例如光纤、单镜反光照相机和双筒望远镜都应用了全内反射的原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