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19757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07
《浅谈儿童语言活动中提问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儿童语言活动中提问艺术 【摘要】本文根据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结合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一些实例,阐述了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提问的重要性,以及当前教师提问中存在的问题。教师的提问应该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兼顾到儿童的兴趣,同时教师提问的语言应该是简洁明了,易于儿童理解,同时教师也应该考虑到问题的开放性实效性,不同的提问有着不同的功能,目的性明确的提问才能够让活动达到更好的效果。【关键词】语言教育教师提问)儿童的语言教育是儿童早期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关于儿童的语言教育,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教师需要“发展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引导幼儿接
2、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如何才能够站在孩子学习支持者者的角度上,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动机,增强他们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让他们对于生活中的语言产生兴趣,是任何一名幼儿教师在面对儿童语言学习时,不得不首先考虑的一个问题。在其中,教师的提问扮演着重要的作用。6教师的提问艺术为何如何重要?教师在活动中又能如何有效的发问呢?一、教师提问的意义儿童的语言发展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过程。在儿童的语言发展的过程中,社会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不同地区,不同语言文化下的儿童其语言的发展有着不同。从内部规律来说,语言和儿童的思维也存在
3、有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思维的表现者,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思维则是被表现者,是语言所表现的内容,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教师的提问一方面满足于儿童语言学习社会化的需要,另一方面促进了儿童进行语言思维的发展。1.创造性课程的需要当今社会知识大爆炸,科技技术革命迅猛发展,以后孩子们生活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今天或许还根本不存在。一味地依靠老经验已不能够在以后的社会生存。以后社会需要的人是勇于开拓,大胆探索,不断创新的人。而这样的人需要有创新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所采取的一切方法、手段和措施都应该有利于保护和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具体到教学过程中,就是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教,幼儿要创造性地学。
4、在这过程中,教师的提问是教师创造性地教和孩子创造性地学之间重要的桥梁和纽带。2.儿童语言发展的需要6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的日内瓦学派提出了认知相互作用的理论,该理论认为“语言发展必须以最初的认知发展为基础,并通过同化和顺应过程—用熟悉的形式去理解不熟悉的话语(言语理解),用熟悉的结构去创造新的用法(言语产生)—与认知发展整合在一起”。该理论强调了在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中自我构建的重要,而教师的提问,可以帮助孩子解决认知同化过程中新旧模式之间的冲突,顺利地完成语言认知的自我建构。二教师提问的原则1提问非“审问”,频率要适中教师的提问不应该为了得到答案而问问
5、题,随意的牺牲孩子的兴趣而获得问题的答案是极不可取的。所以提问频率很重要,尤其是在很多阅读活动中,教师的提问尤其不应该过于频繁而打乱阅读材料的完整性。比如,绘本《狼大叔的红焖鸡》中,狼大叔从开始的“老谋深算”想把母鸡喂肥,大吃一顿。到突然被“误会”,进而被小鸡感化,称为一个“十足好人”。这样的故事对于儿童而言有着很大的吸引力,这样的巨大吸引力的存在给以了教育活动的最好前提。然而当这样的故事不断地被老师的提问打断,孩子不得不时常停下思考教师的问题时。故事就很容易变得索然无味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就减少了很多了。在一个好的语言活动中,教师的提问应该像乐曲一样有着节奏,与整合语言活动中孩子
6、的兴趣相应景协调,62提问非“多问”,语言要简明在儿童早期阅读活动中教师的提问往往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的提问是引导着儿童不断加深对于阅读材料理解的的“支架”,所以对于提问本身不应当成为儿童额外的一种负担。在活动中,一些教师为了追求教学活动的生活化,自然化,常常在提问中随意性地夹杂一些日常性的用语。比如“比方说……”“蛮不错”……类似于这样的一些日常性的用语是不恰当的。当孩子不能够很好的理解这些生活语言的具体指代时,很好地对于问题做出回答就不容易了。一些老师又喜欢片面地追求提问语言的规整性,在提问中甚至是引经据典。儿童对于词语的不理解会干扰教师提问的初衷。简洁,明了,直白的提
7、问意味着教师必须放下上课的种种“做作”,让问题回归到问题的本身。同时也意味着教师平时需要留心观察,了解孩子都知道些什么,不知道些什么,什么样的语言对于他们而言才是最合适,最易于接受的。3.提问非“天问”,问题要实效6提问的实效性是指教师的提问一定是符合孩子的问题,而非超过了孩子能力水平,或者是又过于低水平的问题。在思考问题的实效性时,教师首先应该自我反问的一个问题是,我所设置的这样的一个问题儿童会有多大的兴趣参与?若一个问题都不能够吸引到孩子的参与,问题的实效性就无从谈起。要设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