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180864
大小:1.47 MB
页数:96页
时间:2021-04-20
《最新脂质和生物膜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脂质和生物膜主要功能:机体代谢燃料和储能形式;生物膜的重要组分,与细胞识别、种特异性、组织免疫等密切相关。具营养、代谢及调节功能;保护、保温作用;分类(1)单纯脂质:脂肪酸与醇类形成的酯。脂肪、蜡(2)复合脂质:磷脂:甘油磷脂、鞘磷脂糖脂:甘油糖脂、鞘糖脂(3)衍生脂质:单纯脂和复合脂的衍生物甘油、鞘氨醇、高级醇等,固醇,萜类自然界一些常见的脂肪酸饱和脂肪酸:软脂酸(棕榈酸),十六酸,16:0硬脂酸,十八酸,18:0花生酸,二十酸,20:0不饱和脂肪酸:1-6个双键油酸:顺-十八碳-9-稀酸,18:1△9亚油酸:顺,顺-十八碳-9,12-二稀酸,
2、18:2△9,12亚油酸和亚麻酸属于两个不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系列,且不能相互转化亚油酸:ω-6系列,末端双键距甲基末端6个碳原子.并可合成花生四烯酸.能明显降低血清中胆固醇,人体缺乏时将导致皮肤病变;亚麻酸:ω-3系列,末端双键距甲基末端3个碳原子.降低甘油三酯的效果明显,人体缺乏时将导致神经和视觉疑难症和心脏疾病。补充必需脂肪酸essentialfattyacids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亚麻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是动物和人保持正常生长和健康所必需的,而且只能从食物中摄取。脂肪酸的共性1、一般为偶数碳原子2、绝大多数不饱和脂肪酸中的双键为
3、顺式3、不饱和脂肪酸双键位置有一定的规律性4、动物的脂肪酸是直链的,所含双键可多达6个;细菌中还含有支链的、羟基的和环丙基的脂肪酸;植物脂肪酸中有含炔基、环氧基、酮基等5、脂肪酸分子的碳链越长,熔点越高;不饱和脂肪酸的熔点比同等链长的饱和脂肪酸的熔点低2、按熔点分:常温下为固态—脂;如:动物脂肪。常温下为液态—油;如:大多数植物油。(二)、甘油三酯的理化性质化学性质水解与皂化加成反应(氢化、卤化)氧化与酸败物理性质色泽与气味熔点与沸点塑性与稠度溶解性氢化油(植物奶油)油脂氢化的基本原理是在加热含不饱和脂肪酸多的植物油时,加入金属催化剂(镍系、铜-
4、铬系等),通入氢气,使不饱和脂肪酸分子中的双键与氢原子结合成为不饱和程度较低的脂肪酸,其结果是油脂的熔点升高(硬度加大)。因为在上述反应中添加了氢气,而且使油脂出现了“硬化”,所以经过这样处理而获得的油脂与原来的性质不同,叫做“氢化油”或“硬化油”,其过程也因此叫做“氢化”。二、磷脂(phospholipids)1、脑磷脂2、卵磷脂3、磷脂酰肌醇4、缩醛磷脂5、心磷脂三、鞘脂类1、鞘磷脂类2、脑苷脂类3、神经节苷脂类四、类固醇类固醇广泛分布于生物界的一大类环戊稠全氢化菲衍生物的总称,亦称类甾醇或甾族化合物。类固醇包括固醇(如胆固醇、羊毛固醇、谷甾
5、醇、豆甾醇、麦角甾醇),胆汁酸和胆汁醇,类固醇激素(如肾上腺皮质激素、雄激素、雌激素)、昆虫的蜕皮激素、强心苷(如毛地黄毒苷)和皂角苷配基以及蟾蜍毒等。主要功能:1)膜的组分;2)作为激素——起代谢调节作用;3)作为乳化剂——胆汁盐的前体、帮助脂类的消化吸收;4)维生素的组分;5)有抗炎作用;环戊烷多氢菲为基本结构:胆固醇睾酮雄性激素雌激素五、生物膜(BiologicalMembranes)(一)膜功能:(二)膜组成与结构:磷脂;糖脂;固醇脂。多态性。1、膜脂(MembraneLipids)主要由以下成分:2、膜蛋白(Membraneprot
6、eins)1)膜内在蛋白:与脂双层的疏水核心紧密相连;跨膜或不跨膜;在膜内不对称分布。内在蛋白只能作旋转和侧向运动。2)膜周边蛋白:分布在膜内或外表面。在膜内表面,形成网状的细胞骨架。3、膜糖类(MembraneCarbohydrates):覆盖在膜外表面,有些可连在脂质上如鞘糖脂,也可连在膜蛋白的多肽链上。功能:起保护作用;细胞间的识别;维持膜的不对称。硫酸脑苷脂糖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由4个核苷酸组成的寡核苷酸,可能的序列仅有24种;而由4个己糖组成的寡糖链,可能的序列则多达3万多种。正是由于糖链结构的复杂性,使其可能包含的信息量比核酸和蛋白质大
7、了几个数量级。外感发热河北北方学院中西医临床教研室王成梁概念外感发热是指原有脏腑宿疾、而又继感外邪,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外感病证。外感发热,古代常名之为“发热”、“寒热”、“壮热”等。人体体温相对恒定。外感发热是指外感因素导致的病理性体温升高。外感发热在内科疾病的发病率中占有较高的比例,严重者可出现神昏谵语,抽搐惊厥,甚至危及生命。中医药对外感发热有系统的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较理想的治疗效果。源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热论》《素问,至真要大论》等篇中,对外感发热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法则,都作了扼要的论述,为热病的理论奠定了基础。汉
8、《伤寒论》为我国第一部研究外感热病的专著,系统地论述了外感热病的病因病机和证治规律,以阴阳为纲,创造性地提出了六经辨证理论,成为后世对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