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传播心理动因研究和其疏导措施探析

网络谣言传播心理动因研究和其疏导措施探析

ID:6214821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7

网络谣言传播心理动因研究和其疏导措施探析_第1页
网络谣言传播心理动因研究和其疏导措施探析_第2页
网络谣言传播心理动因研究和其疏导措施探析_第3页
网络谣言传播心理动因研究和其疏导措施探析_第4页
网络谣言传播心理动因研究和其疏导措施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谣言传播心理动因研究和其疏导措施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网络谣言传播心理动因研究和其疏导措施探析  摘要: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网络谣言的社会影响日益加大。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网络谣言的形成与传播过程,分析网络谣言造谣者与传播者的心理动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疏导措施。关键词:网络谣言;心理动因近年来,人人(原校内网)、新浪微博等社交网站的兴起,在大幅度提高信息传播速度与广度的同时,也加剧了网络谣言等问题。网络谣言对社会与个人都有其危害性。“抢盐风波”和“地震预言”等事件为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在个人事件里,车祸肇事者药家鑫被谣传为“富二代”,让案件审判承受了巨大的舆论压力。调查显示,多数网络谣言的造谣者并非谣言传播的直

2、接利益获得者,而是看似关系不大的第三方。探究造谣者和传播者的心理动因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网络谣言的根源,从而制定相应心理疏导措施。一、网络谣言的形成与传播过程5被称为“谣言研究之父”的美国学者奥尔波特,则将谣言定义为“缺乏具体资料以证实其确切性的、与当时事件相关的命题”。在社会心理学角度看来,谣言的传播需要存在以下心理条件:首先是社会共同享有某种价值趋向,其次是公众情绪处于普遍的紧张和担心中,最后是人们对处理紧张事态的社会组织不甚了解或是缺乏信任。如果以上三个条件得到满足,则谣言极可能形成。谣言的形成和传播基于两点:“相关事件、人员的重要性”以及“主题证据的模糊性

3、”。一般而言,“模糊性”越高,谣言越容易传播。然而网络谣言与传统谣言的区别在于,为了弥补隐蔽信息源造成的较低的置信度,许多造谣者会增加谣言的细节描述,以提高信息精确度的方式使谣言更为可信。随后传播者也会在转述谣言的过程中,有意地向其中加入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强化谣言的观点。因此,相较于一般谣言,网络谣言更为精确。网络上的谣言的传播一般发生在网络社群间,主要有四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中,谣言被介绍或发布。此时,造谣者会使用谨慎的陈述,受众则会初步判断谣言是否可信。随后谣言进入讨论阶段。网络社群如BBS和微博的使用者开始互相交换信息,然后彼此间进行初步的讨论。当讨论进入到实质

4、阶段,讨论者将对问题进行解释性的讨论与陈述。在最后阶段,社群会对当前谣言的话题失去兴趣。①二、网络谣言造谣者与传播者的心理动因分析5从网络谣言的制造者角度看,制造谣言的心理动因主要分为以下五种类型:一是提醒群众或引导群众产生变革意识。利用网络谣言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造谣者可以在短时间内引起网络社群对某些现象的关注。当网络影响力转移至现实,问题的解决或群体利益便可能得到实现;二是出于报复心理。造谣者通过制造谣言引起多数人对其报复对象的愤怒或在社会范围内引起恐慌,从而实现其对个人、集团或社会实施惩罚性报复的目的;三是打击竞争对手。通过散播不利于对方的谣言,造成

5、有利于己方的竞争局面;四是满足自我表现欲望。造谣者为了提升知名度而发布能吸引眼球的谣言贴;五是满足自身无目的、不负责的游戏心理。部分造谣者从发布谣言,预言并观察他人反应这类行为中希望获得支配地位,享受影响他人的快感。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中,人们可以大胆地袒露在现实社会被压抑的欲望,还可以利用网络创造各种途径来满足不同类型的心理需求。在隐蔽、匿名等特征下,网民反抗、颠覆或戏耍等意识能得到彰显。②而对于谣言传播者来说,网民普遍是出于参与性、猎奇性、匿名性等心理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许多网络平台的存在有赖于需要网民的相互交流,如微博与论坛等。这种高度交互的虚拟社会让网民认为自

6、身有积极参与信息传播的责任,而网络的匿名性又免除了他们确保信息真实性的责任,因此网民对于许多能引起广5泛关注的谣言选择了“转发”等扩散方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学院李道荣教授在接受访谈时所说,人们普遍都有好奇心,对奇异的和反常的信息的关注度会大于其他的信息。对于社会中的很多反常因素,不少人抱有宁可信其有的态度,将信息传播给亲朋好友。但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又会根据自身偏好对信息进行简化和加工,最后造成信息的歪曲。这样即便是本来真实的信息也会变为谣言。在网络谣言的传播中,也有些行动者是为谋求利益,借谣言事件售卖防备性物品以获取暴利。三、网络谣言传播的心理疏导措施针对谣言传

7、播的心理动因,应制定以下心理疏导措施以更好从根源控制网络谣言的传播。首先,加强主流文化建设,倡导诚信行政,通过及时发布政务及公共服务、突发事件信息的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群众应相信政府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以传播谣言等偏激方式引起社会关注。在接触到负面信息时,不应抱有“政府总是有所隐瞒”等想法先入为主地做出判断,而应在第一时间通过各种渠道先官方求证。其次,培养网民与新闻媒体的网络责任心,尤其应让公众认识到在网络上传播信息不只是自己的事情,也会对他人与社会造成现实中的影响。提倡网民在传播前对信息做出自己的判断,新闻媒体应在发布信息前对真实性进行核查。不因网络的匿名性而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