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092243
大小:1.05 MB
页数:36页
时间:2021-04-15
《最新中考语文阅读解题课件教学讲义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考语文阅读解题课件⑤终于走到了那个黑点所处的位置,却原来是一口极深的水井。表弟失望至极,我心里忽然一动,说:“既然这里有井,附近一定有村子!”表弟闻言又来了精神,飞快地爬上一棵最高的树,观望良久,忽然大喊:“哥,我看见那边有一缕缕的烟,可能是个村子!”我们立刻向那边出发。当时已是傍晚,表弟看到的烟定是村庄的炊烟。又走了近一个小时,一个村子真的出现在视野里。天已擦黑,那一刻,我们都躺到在雪地上,大口地喘着气,放下了心中的巨石。⑥到了那个村子,我们在老乡家休息了一会儿,便抄近路回到了家,才几里路的距离。想起来真是后怕,如果没有那眼水井,我们也许真的会把命丢在无边的雪野之
2、上。当然内心也很震惊,那么猛烈的暴风雪,竟然封不住一个小小的井口!⑦许多年以后,当我再次回想往事,心中忽然就多了一份感悟。如果把人心当成一眼水井,那么就算生命中的风雪再大,也无法锁住心里的热情。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能给迷路的人指引方向、带来希望!(选自《联谊报》,有改动)什么是散文?(读一读)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散文知识回顾《大雪封不住希望的心》属于叙事散文第一部曲:整体感知篇第二部曲:细枝末节篇第三部曲:发散思维篇标题,主题情节内容,人物心理变化句子、段落作用
3、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的作用品味语言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分析写作手法人物心理活动启示、感悟等散文阅读考点三部曲第一部曲:整体感知篇标题,主题情节内容,人物心理变化本节课目标:探索中考散文阅读第一部曲【考官集训营一】经典考题之标题示例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标题"被风吹走的夏天"的含义。(4分)(2011年肇庆中考)示例2:试分析文章标题“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的作用。(3分)中考考点之②标题的作用①标题的含义文章标题【考官集训营一】解题策略①含义:文章标题之【考官集训营一】1.表层含义是什么(文中本意)2.深层含义是什么(主旨中心)②作用:1、揭示文章的线索《从百草园到三味
4、书屋》2、点明(暗示)文章的中心《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阿长与山海经》《青涩的谎言》4、是文章的主要人物或写作对象《藤野先生》5、有比喻意义,生动形象,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站成你身后擎天的树》【考官集训营一】经典考题之标题示例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标题“被风吹走的夏天"的含义。(4分)(2011年肇庆中考)示例2:试分析文章标题“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的作用。(3分)答案:一是(表层)指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生命中最难熬的一个夏天结束了;二是(深层)指在亲情的呵护下“我”的一段煎熬、难熬的心理历程结束了。答案:交代了写作对象;形象点明了文章的主
5、旨;暗喻了在逆境中顽强奋斗的人(或者“黄春草”)。【考官集训项目一】中考考点之标题【考官1出题】【考生1作答】(4分)【考官判分】阅读完《大雪封不住希望的心》后,请出题。中考考点之标题【考官2出题】【考生2作答】【考官判分】(4分)阅读完《大雪封不住希望的心》后,请出题。【考官集训项目一】1、“大雪封不住希望的心”含义:参考答案:2、“大雪封不住希望的心”标题作用(妙处):一是指漫天飞舞的大雪再大,也不能阻碍“我”和表弟找到方向,找到回家的路。(2分)二是指人生道路再多的困难坎坷,也阻挡不了希望,也会实现人生目标。(2分)1.“大雪”有比喻意义,既指自然界的大雪,也指
6、“人生的困难”。“封”字把“人心”具体化。标题生动形象,有吸引力。(2分)2.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再大的困难也阻挡不了希望。(2分)第一步:整体感知篇标题,主题情节内容,人物心理变化本节课目标:探索散文阅读第一步完成!《大雪封不住希望的心》主题:人生遇到再大的困难,只要心中有希望,不停下脚步,就可以实现人生目标。经典考题示例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4分)(《玉米饼里加了糖》2014年龙东地区卷)示例2:文中哪些事情让“我”产生“生命囚笼”的感觉?(4分)(《生命的囚笼》2014年宁波卷)内容情节之【考官集训营二】经典考题示例3:1.全文围绕“谎言”展开故
7、事,请各用一个字补全文章情节。(4分)(《青涩的谎言》)()谎—→()谎—→()谎—→()谎示例4:文中儿子对母爱的体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4分)(《淡淡的深情》2012年广东卷)内容情节之【考官集训营二】中考考点之②情节的发展变化及人物心理发展变化(填空)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主要内容。一共写了几件事情依次概括①概括情节内容情节【考官集训营二】解题策略1、情节概括格式内容情节之“谁(主人公)……做了什么……结果怎样”;2、划分情节(起因-经过-结果;开端-发展-高潮-结局);3、人物心理(情感)的变化随情节的变化而变化(找文中出现的关键心理活动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