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谏太宗十思疏》(上课)解析教学讲义PPT.ppt

最新《谏太宗十思疏》(上课)解析教学讲义PPT.ppt

ID:62084542

大小:753.00 KB

页数:62页

时间:2021-04-14

最新《谏太宗十思疏》(上课)解析教学讲义PPT.ppt_第1页
最新《谏太宗十思疏》(上课)解析教学讲义PPT.ppt_第2页
最新《谏太宗十思疏》(上课)解析教学讲义PPT.ppt_第3页
最新《谏太宗十思疏》(上课)解析教学讲义PPT.ppt_第4页
最新《谏太宗十思疏》(上课)解析教学讲义PPT.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谏太宗十思疏》(上课)解析教学讲义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谏太宗十思疏》(上课)解析【学习目标】1.了解本文先设喻明理,然后据事发挥,最后引发出主题的论证思路。 2.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3.掌握文中实词、虚词和语言现象、句式特点。 4.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疏通一、二段文字。学习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唐太宗李世民解题本文是魏征于贞观十一年时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太宗登基之初,励精图治,政策比较正确,国内出现了百姓富足、社会安定、国力渐强的“贞观之治”。后来,太宗开始追求珍宝异物,兴建宫殿苑囿,魏征便不断用前代兴亡的历史教训提醒他。这一年就连上四次奏章。

2、本文为其中一篇。初读求木之长者必浚其源泉塞源而欲流长载舟覆舟虑壅蔽则思正身以黜恶无因喜以谬赏鸣琴垂拱chángjùnsèzàiyōngchùmiùgǒng读准字音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之:三个“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长:cháng长得高必:一定固:使动用法,使……稳固根本:树木的根部,在土里的那部分,现在一般指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浚:疏通其:都是代词,前两个解释为“它的”后一个解释为“他们的”德义:道德仁

3、义而:三个“而”都表示转折固:稳固,牢固治:安定虽:虽然下愚:最愚昧无知的人其:代词,这,那而:表示递进明哲:明智的人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当:承担,主持重:形容词用作名词,重任居:处在某种地位大:形容词作名词,重大的地位。崇:推崇极天:至高无上的皇权休:美好,福祉居安思危:处于安逸的环境(形容词作名词)里,要考虑可能出现的危险和困难。以:“而”表并列(或解释为“用”)俭:形容词用作动词,行节俭厚: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厚的境界胜:战胜其:代词,自

4、己的斯:这以:表转折长:形容词用作动词,流得长远句式:判断句思考题:1.本段开头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观点?2.作者认为人君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比喻论证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厚而望国之治根不固而求木之长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排比句排比句↓比喻↑→→↓↑简析第一段1正面阐述:三个排比句,两个作比喻,一个明事理,浅显易懂。2反面申述:紧扣上层三个排比来申述,加上一个反问,简洁有力。3提出结论

5、:由人君地位说起,结合开头的比喻,从反面提出自己的观点。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凡百:所有的景:大殷忧:深切的忧虑道:治国之道衰:衰微克:能够终:坚持到底盖: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岂:难道诚:诚心以:连词,来下:指臣民既:已经纵情:放

6、纵情感今指尽情傲物:轻视他人行路:路人今指走路虽:即使董:督责以:介词,用震:威吓句式:状语后置而:表转折,相当于“但”“可是”怨:怨恨惟:只有,只是宜:应当,应该1概括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阅读第二段,分析:2以设问引出分析论证,用“殷忧”和“得志”的不同心态说明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3用古人的论述以水和舟的关系比民和君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4、这一段作者概括了什么历史教训?历代统治者能善始,却不能善终。本段从提出历代帝王“始繁终寡”这一历史现象入手,然后分析这些帝王在“取”与“守”两个时期的不同表现,

7、挖出它们的通病;“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从而进一步揭示出不居安思危的危害。5、本段采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对比——善始与不善终;竭诚待下与纵情傲物比喻——载舟覆舟,所宜深慎。6、思考题:1作者认为得天下之君王为何易失人心?2作者如何肯定了人民的力量?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小结: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对比殷忧得志竭诚待下纵情傲物吴越为一体骨肉为行路苟免——不怀仁貌恭——不心服严刑——载舟——覆舟比喻研习第三段1、朗读第三段2、疏通文意,落实重要的字词句、自译成通

8、顺的现代汉语。(见课件)3、齐读文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