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576047
大小:357.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1-25
《谏太宗十思疏上课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练习:屈原,名,字,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和。1953年,同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平原政治家爱国诗人但丁,哥白尼,莎士比亚比干挖心商纣王淫乱,商纣的叔父比干说:“做大臣的,如果不能冒死劝谏国君,那还算什么忠臣!”于是,比干态度强硬的劝谏商纣。商纣大怒说:“你这样做是想当圣人吧?我听说圣人的心脏有七个孔穴,我看看你有没有。”说罢下令剖开比干的胸膛,取出他的心脏来观看。比干毫无惧色,慷慨就戮……谏太宗十思疏魏徵作者介绍魏徵,(580—643)字玄成,巨鹿人,是我国初唐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杰出的历史学家。隋末,早年因避乱而出家做道士,后参加李密反隋的起义军,李密失败后降唐,太宗时拜谏
2、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世人称魏郑公。死后赠司空,谥文贞。魏徵从政十六七年,上书言事二百多次,达十万言,其奏疏收在《魏郑公谏录》、《贞观政要》中。著有《类礼》20卷。辅佐唐太宗17年,以“犯颜直谏”而闻名。他那种“上不负时主,下不阿权贵,中不侈亲戚,外不为朋党,不以逢时改节,不以图位卖忠”的精神,千百年来,一直被传为佳话。解题谏劝谏;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十思是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疏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写
3、作背景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很有作为。公元627年,李世民登基,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鉴于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富足,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国家安定。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徵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在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群臣齐唱赞歌时,独能上疏进谏,使太宗猛醒。太宗看后感到很惭愧,表示从谏改过。并把这篇奏疏置于案头,奉为座铭。读课文,正音、断句求木之长()者必浚()其泉源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
4、(),则思正身以黜()恶文武并用,垂拱()而治chángjùnyōngchánchùgǒng概括段落大意:1.2.3.以“固本浚源”为喻,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翻译: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
5、系不稳固却要树木生长,道德不厚实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最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你这)明智的人呢!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翻译:国君掌握着国家的重要职权,据有天地间重大的地位,将会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无休止的美善,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除奢侈而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敦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是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远啊。分析课文第一段1、找出作者在本段中提出的中心论点。2、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3、作者认为
6、人君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用课文原文回答)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比喻论证)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比喻论证)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排比句排比句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德不厚而思国之安,巩固练习1.选择题: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木(cháng)之长者浚(jùn)其泉源B.虑壅(yòng)蔽正身黜(chǔ)恶C.克终者盖(gāi)寡董(dŏng)之以严刑D.垂拱(gŏng)而治仁者播(bŏ)其惠2.必固其根本A固: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稳固。根本:古今异义。古义:树的根部。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基本的部分。求求木之长者
7、,必固其根本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不求闻达于诸侯要求探求追求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安定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疑问副词项王曰:”沛公安在?”什么,疑问代词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安身养人3.一字多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