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边梯形面积与定积分.doc

曲边梯形面积与定积分.doc

ID:61960548

大小:39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2-25

曲边梯形面积与定积分.doc_第1页
曲边梯形面积与定积分.doc_第2页
曲边梯形面积与定积分.doc_第3页
曲边梯形面积与定积分.doc_第4页
曲边梯形面积与定积分.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曲边梯形面积与定积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曲边梯形面积与定积分》教学设计说明一、教学设计理念传统的数学教学的弊端:把已构造好了的现成的数学知识端给学生,让他们“理解掌握、灵活运用”,过分强调形式化的逻辑推导和形式化的结果,对数学发现过程的展示和数学直观性背景注意较少;忽视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是活动的过程;往往只是按照已形式化了的现成的数学规则去操作数学,使得学生不经受足够的亲身体验而过早转入数学活动的下一阶段;现代教育理念也告诉我们,学生数学学习过程应是活动的过程、是意义建构的过程;而只有经受足够的亲身体验才在心理上建构起认识对象的意义,

2、因此真实的意义获取,应以感性体验为必要手段,以理性建构为终极归宿.从而要求我们在设计教学时,课程目标应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课程设计应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应设法拓宽感性通道,让学生在亲身操作中经历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使学生从原有的知识中自然“生长”出新的有效而能发展的知识,促进建构内化,真正使意义获取过程完满、内涵丰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学实验教学:能够更好地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有利于观察和发现数学现象的本质,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强调学生自己动

3、手实验、观察、比较、归纳,在亲身操作中经历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数学实验正是有了学生的活动而精彩.二、教材、目标和对象分析本节课是新课程教材(苏教版)选修2-2之定积分的部分内容.1、曲边梯形的面积求解过程是定积分概念形成的基础,同时也是定积分在数学中的一重要应用;2、蕴涵着定积分的一些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在每个局部范围内“以直代曲”,“以不变代变”和逼近的思想.3、曲边梯形面积的求解过程是一程序性非常强的知识,在“分割以直代曲作和逼近”中不仅能让学生学会“数学化”,而且能学到更多的策略性知识.教学

4、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准确描述简单曲边梯形面积求解的一般方法(即“分割→以直代曲→作和→逼近”),在“以直代曲”多种方案比较中建构定积分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通过求曲边梯形具体实例的学习,体会“以直代曲”的方法和极限的思想,通过方案的比较认识到区间内任意一点的函数值均可作为矩形一边长,从而建构出定积分的概念;在两种方法求曲边梯形面积的比较中感受微积分基本定理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借助于信息技术探究数学问题,在观察、比较、归纳中感受数学的全过程,提高数学学习的信念.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在

5、学习本段内容前已经学过导数,对“割线逼近切线”已有了真切的感受,同时作为理科班的同学,他们对数学问题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也有了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三、教学重点、难点及整合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1、“局部以直代曲”的理解2、逼近结果的认识和极限思想的渗透3、方案的比较和定积分概念的建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点:1、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外显化,7/7降低学生思维的起点和难度,让他们在直观比较中有机会进行思维的碰撞.2、创设实验平台让学生有机会“做数学”,通过学生的自主操作获得感性认

6、识,最终达到意义建构.四、教学过程(详见教学设计)说信息技术选择的依据,能清晰地说明信息技术应用的媒体内容与形式.针对本节课的整合点,阐述解决方案,并对使用方式和效果作有效分析.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材中提到“在几何上有两个基本问题,第一个是如何确定曲线上一点处切线的斜率,第二个就是如何求曲线下方‘曲边梯形’的面积.”问题是为什么要研究曲边梯形的面积,教学实施时可从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路程的关系入手,分析速度函数是路程函数的导函数,而路程可理解为是相应曲边梯形的面积,从而引入课题,紧接着,

7、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认识到曲边梯形的面积求解可以通过分割的形式实现.图1(1)(2)(3)2、讨论交流、形成方案在形成共识(将曲边梯形加以分割)的基础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形成初步方案,即分割→以直代曲→作和→逼近.教师演示课件(以左端点对应的函数值为矩形的边长为例),从而强化学生对方案的认识.第二次讨论交流,让学生将问题细化,在步骤二中产生分化,形成多种“以直代曲”方案.3、自主实验、合作探究学生在信息技术平台中将方案加以落实,通过改变分割次数感受逼近思想,并通过不同方案的比较验证感受到

8、“大同小异”,最后的曲边梯形面积与具体的“以直代曲”方案无关,为数学知识的建构提供感性通道.4、方案比较、揭示概念结果解释:对最后结果(随着分割次数的增加,曲边梯形的面积趋于稳定)加以解释方法1、计算机计算结果比较方法2、体积构造法(直观演示)方法3、公式法(考虑到计算公式比较复杂,以学生阅读教材为主)7/7进一步分析:常见的三种方案,即分别以矩形ABCD、矩形ABEF、梯形ABDE来近似代替相应曲边梯形的面积.具体方案中虽然面积会有差异,即,但当时,其和式均无限趋近于同一结果,即均能用来求曲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