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811225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3-21
《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比较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无止境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比较研究心理暗示是一种从心理认知到心理应对的过程。它可以是正向促进作用,也可以是负性消极作用,这与其外在环境及内在身心状态密切相关[1]。心理暗示对于个体心理状态的影响可以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价[2-3]。杜立宏和夏永华等人应用SCL-90量表评价了心理暗示对个体疾病发生发展的正性影响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心理暗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敏感性、抑郁、焦虑及精神病性这几个因子的变化[4-5]。金晓凤等人研究报道显示,SCL-90得分情况与积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负相关,而与消极应对存在显著正相关
2、[6]。因此,分析SCL-90量表中的部分因子得分情况,可以初步探讨负性心理暗示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2013年3—4月我们针对甘肃省3所高校医学专业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采用SCL-90量表进行抽样问卷调查,选取量表中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5个因子得分情况进行分析,初步探讨负性心理暗示对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学生可能存在的影响差异,旨在为高校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并采取有效干预手段,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来自甘肃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兰州大学、甘肃中医学院3所高校医学
3、类及非医学类的学生为调查对象。1.2方法1.2.1抽样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甘肃省上述3所高校医学类及非医学类一年级学生、二年级学生及实习学生3000人。1.2.2调查方法3学无止境问卷调查于2013年3月第二学期开学后1个月内展开。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五级分法,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9个因子;问卷统一编号,以不记姓名、自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3000份,问卷调查工作于1个月内完成。收回有效试卷2776份,其中医学专业学生1369人,男生580人,女生789人;非医学专业学生
4、1407人,男生768人,女生639人。平均年龄(20.3±1.8)岁。1.3统计学分析以EpiData3.1建立数据库,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本次调查对量表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5个因子进行分析。统计描述采用-x±s,统计推断采用t检验分析。2结果2.1负性心理暗示对一年级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比较症状自评量表(SCL-90)因子得分情况在一年级医学专业学生与非医学专业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医学专业学生“躯体化症状”(t=2.38)、“焦虑”(t=3.92)、和“精神病性”(t=4.11)的得分高于
5、非医学专业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2.2负性心理暗示对二年级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比较症状自评量表(SCL-90)因子得分情况在二年级医学专业学生与非医学专业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医学专业学生在“躯体化症状”(t=5.12)、“人际关系敏感”(t=2.97)和“焦虑”(t=2.54)的得分高于非医学专业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2.3负性心理暗示对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实习生身心健康影响的比较症状自评量表(SCL-90)因子得分情况在医学专业与非医学专业实习学生之间存在差异,非医学专业学生“躯体化症状(t=-3.94)”、“抑郁(t=
6、-3.29)”及“精神病性(t=-2.88)”这三个因子的得分均高于医学专业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3学无止境实习生所面临的就业问题对心理状态影响较大,而就业情况好坏与专业密切相关[15]。据调查显示,就业与专业相关度最高的是医学专业,达到了89.0%。在本科专业门类中,医学毕业生半年后处于低就业状态的比例最低,为6.2%;在高职高专专业门类中,医药卫生类毕业生半年后处于低就业状态的比例最低,为3.1%[16]。因此,医学专业学生就业预期相对于非医学专业有一定心理优势。同时,医学专业学生通过在实习期间对临床病案、患者的长期接触以及与临床医
7、生交流,对于疾病的产生和发展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自我认知趋于合理。在此次调查中表现为SCL-90量表中的“躯体化”、“抑郁”及“精神病性”得分医学专业学生低于非医学专业学生。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