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排血量监测方法.ppt

心排血量监测方法.ppt

ID:61785164

大小:7.27 MB

页数:71页

时间:2021-03-20

心排血量监测方法.ppt_第1页
心排血量监测方法.ppt_第2页
心排血量监测方法.ppt_第3页
心排血量监测方法.ppt_第4页
心排血量监测方法.ppt_第5页
心排血量监测方法.ppt_第6页
心排血量监测方法.ppt_第7页
心排血量监测方法.ppt_第8页
心排血量监测方法.ppt_第9页
心排血量监测方法.ppt_第10页
资源描述:

《心排血量监测方法.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排血量监测每搏量:心室每次搏出的血量,称每搏量(SV),成人平均70ml。心排量CO:是指每分钟由心室输出的血量,正常值为4-8L/min;心排血指数(CI):是指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排血量,正常为2.5-4.0Lmin-1m-2。每搏指数:是指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每搏量,正常值为40-60mlbeat-1m-2。射血分数:是指每搏量与舒张末容积(EDV)之比,正常值为60-80%;体循环总阻力(TPR):为平均动脉压减去中心静脉压后,除以心排血量,在乘以80的所得值。正常为900-1500dyn.s.cm-5。肺循环总阻力:为肺动脉压减去肺动脉楔压除以心排血量,在乘以80的所得值

2、,正常为50-150dyn.s.cm-5。心排血量(CO)心排量(CO)的调节每搏量心率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力心室壁异常活动CO增加的原因心率增快左心室容量增加(前负荷↑)回心血量增加外周血管扩张(后负荷↓)内、外性儿茶酚胺CO减少的原因心率变慢(兴奋副交感)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性减退CO与SvO2SvO2↓是组织氧合受损害的有代表性的最早的指标SvO2=SaO2-SvO2↑←CO↑SvO2↓←CO↓VO2CO·K·HBCO与DO2-VO2管理危重病人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最大化氧运输来预防组织缺氧的发生。DO2=CaO2×COVO2=(CaO2-CvO2)×CODO2↓

3、←CO↓DO2↑←CO↑心排量测定(CO)心排量的监测历史Fick法(19世纪70年代)染料/指示剂稀释法(19世纪90年代)标准热稀释法(20世纪50-70年代)连续热稀释法(20世纪90年代)前二者主要在心导管实验室进行,后两者标准和连续热稀释法更容易实现床旁监测。Fick法(1)曾经是测量心排血量的“金标准”;根据AdolphFick在19世纪70年代提出的理论发展起来的;Fick认为,某个器官对一种物质的摄取或释放,是流经这个器官的血流量和动静脉血中这种物质的差值的乘积.Fick法(2)Fick法利用氧这种物质和肺这个器官,测量动静脉血氧含量得到动静脉氧差(A-vO2),

4、氧耗可以通过测量吸入、呼出氧浓度和呼吸频率计算得到.用以下公式即可得到心排血量:CO=×100%正常动脉血氧含量为20vol%(vol%=1mlO2/100cc)正常混合静脉血氧含量为15vol%(vol%=1mlO2/100cc)正常氧耗为250ml/min代入公式即可得到:CO=250ml/min×100/(20-15vol%)=5000ml/min或5l/min氧耗(ml/min)CaO2-CvO2Fick法(3)尽管Fick法曾经是“金标准”,但这种方法有很多缺陷:*在测量过程中病人必须处于生理学稳定状态,而大多数需要心排血量测量的病人都是危重病人,也就是“不稳定状态”。

5、*另外的缺点是要控制吸入氧浓度,测量呼出气氧浓度,并进行动静脉血采样。*对严重低心排病人,Fick法最为准确,但因为其技术要求,在临床上最不常用。染料/指示剂稀释法(1)最初由Stewart在19世纪90年代提出,随后由Hamilton完善;用一种已知浓度的指示剂注入到静脉系统,经过足够时间的混合,通过指示剂的稀释程度就可得到这种体液的量;利用一种叫比重计的装置测量心排血量,这种装置能够测量血中的指示剂浓度;通过连续采样,就可以得到一条浓度-时间曲线,即:指示剂稀释曲线染料/指示剂稀释曲线(2)染料/指示剂稀释法计算心排量(3)应用Stewart-Hamilton公式计算出心排血

6、量:CO=×其中:CO=心排血量(l/min)I=注入的指示剂的量(mg)60=60sec/minCm=平均指示剂浓度(mg/l)t=总的曲线时间K=校准因子(mg/ml/mm偏移)这种方法在高心排状态更为准确,但需要复杂的装备,故在临床上也不常用。I×60Cm×t1K标准热稀释法在20世纪50年代Fegler最先提出用热稀释法测量心排血量;直到70年代,Swan和Ganz医生用一根特殊的温敏肺动脉导管,证实了这种方法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从而使热稀释法测量心排血量成了临床实践标准.(目前的金标准)SWAN&GANZSWAN&GANZ1970年Swan和Ganz在专业杂志上发表了第

7、一篇Swan-Ganz漂浮导管在临床应用的文章.SwanHJCandGanzW.Catheterizationoftheheartinmanwithuseofaflow-directedballoon-tippedcatheter.NEngJMed1970;283:447标准热稀释法(2)运用染料/指示剂稀释原理,利用温度变化作为指示剂.将一定量的已知温度的液体,通过导管快速注入右心房,冰冷的液体与心内血液混合,使其温度降低;由内置在导管里的热敏电阻感知到这种温度的下降,得到一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