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1--弹性力学基础与地震波—弹性力学基础.pptx

第2章-1--弹性力学基础与地震波—弹性力学基础.pptx

ID:61772169

大小:1.13 MB

页数:22页

时间:2021-03-19

第2章-1--弹性力学基础与地震波—弹性力学基础.pptx_第1页
第2章-1--弹性力学基础与地震波—弹性力学基础.pptx_第2页
第2章-1--弹性力学基础与地震波—弹性力学基础.pptx_第3页
第2章-1--弹性力学基础与地震波—弹性力学基础.pptx_第4页
第2章-1--弹性力学基础与地震波—弹性力学基础.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2章-1--弹性力学基础与地震波—弹性力学基础.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弹性力学基础与地震波弹性力学基础波动方程的解震源所激发的波传播到其他广泛区域的地面震动被地震仪记录—地震图。这种波或震动涉及小弹性形变,是弹性力学的研究对象。地球介质在受到小规模、瞬间力的作用下,如地震、爆破等,震源区外围介质表现出弹性响应,这也是我们能记录到地震波、观测到大地震造成的地球自由振荡的原因。对在一年或数年的短时间尺度内变化的作用,地球介质的力学响应可以用弹性响应来近似。地震波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过程是满足波动方程。一、应变与位移的关系连续介质中相邻的A、B两点的位移差为小形变条件下形变张量旋转

2、张量分析:连续介质中位移场的空间变化含介质元的形变和转动两部分受力后线段长度的相对变化—正应变正交角度的变形—剪应变分析:介质中某一点A的正应变与剪应变的定义还与AB线的取向有关在三维空间中,介质中任意一点的正应变有3个取值,分别记为:e11,e22,e33介质中任意一点的剪应变有6个取值,分别 记为:e12,e13,e21,e23,e31,e32三维空间中,连续介质中任意一点处的应变要用9个单元值组成的应变张量方能完全描述二、应力张量定义A截面上O点的应力矢量为:定义的应力矢量是依赖于ΔS的外法线方向的σij

3、—第1个脚标表示的是截面元ΔS的法线矢量方向,第2个脚标表示作用在该面元上力的分量方向。从介质内截取1个微小的四面体,四面体的三个面分别与三个坐标平面平行,第四个面是外法线单位矢量n=(cosθ1,cosθ2,cosθ3)的任意平面,该平面上的应力矢量为四面体处于平衡状态三、本构方程与广义胡克定律对线性弹性体,其应力与应变间的本构关系可以用广义Hooke定律表示为:λ和μ在弹性力学中称为拉枚(Lamé)常数各向同性弹性介质对大量破坏性地震断层破裂现场调查研究表明,构造应力作用下,地壳所能承受的最大剪应变不超过1

4、0-4,大多数地震是在断层应变达到10-5~10-4时发生的破裂。小形变时,地球介质力学性质接近线弹性体,因此应用线弹性理论研究震源、地震波的传播是合适的。弹性介质中,任一处质点产生一个扰动,即该处质点发生一个小位移,由于介质的弹性性质,该处的运动会影响相邻点,扰动就会向周围传播。波动方程就是对弹性介质中扰动激发和传播规律的数学表达。均匀弹性杆的一维波动方程忽略体力,一维均匀杆中质点受力运动描述分析截面积为S的均匀弹性杆上、长度为dx的小质元受力运动情况,暂忽略体力的作用。四、波动方程设x处质元t时刻的位移为u

5、(x,t),运动速度则为(考虑小形变)x处质元t时刻的加速度为设均匀杆的密度为ρ,则长度为dx的小质元的运动方程为即一维均匀弹性杆的波动方程一维均匀弹性杆的波动方程波动方程的一般解形式为f可以是任意的连续函数。以上形式的解称为达朗伯(D’Alembert)解,即波动方程的行波解。在t2时刻x2处的扰动与t1时刻x1处的扰动是完全相等的,即扰动以速度c向正x方向传播了一段距离X,由x1传播到了x2。同样可以证明,波动方程的另一个一般解表达的也是扰动的传播,只是传播的方向为负x方向。波动方程中c的涵义是波传播的速度

6、。三维均匀介质中的波动方程分析如图所示三维介质中的小质元受面力作用情况体力fΔx1Δx2Δx3的作用(f是单位体积质元的体力),质元的运动方程有三维均匀介质中的波动方程均匀层和射线理论近似:速度只是深度的函数,把介质模拟为一系列均匀层,层内拉梅系数梯度为零▽λ、▽µ随1/ω变化,高频时,拉梅系数的梯度趋于零三维均匀介质中的波动方程由赫姆霍茨定理,任意一个矢量场u都可以表达为一个无旋度的矢量场和一个无散度的矢量场之和,并略去体力即有三维均匀介质中的波动方程三维弹性介质中可以存在两种以不同速度传播的波,一种是以较快

7、的速度α传播的无旋波u1,在地球内部传播的这种波通常称为P波(Primarywave),因为它首先到达记录台站;另一种是以较慢的速度β传播的无散波u2,经地球内部传播的这种波通常称为S波(Secondarywave),因为这种波在地震记录图上通常是第二个到达的显著地震震相。P波、S波是地震记录图上最为显著的两个体波震相。由于P波与S波传播速度不同,它们可以由同一震源同时激发,但以不同的速度独立传播。P波传播速度大约为S波的1.73倍,在地震图上P波比S波先到达,比较容易识别。三维均匀介质中的波动方程P波与S波的

8、主要差异P波的传播速度较S波速度快,地震图上总是先记录到P波这两种波的偏振(质点运动)方向相互正交。P波的偏振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S波的偏振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三维均匀介质中的波动方程P波与S波的主要差异三分向地震仪记录在通常情况下,P波的垂直分量相对较强,S波的水平分量相对较强。S波的低频成份较P波丰富。三维均匀介质中的波动方程P波与S波的主要差异天然地震的震源破裂通常以剪切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