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751762
大小:3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3-18
《新课程教学中的几点难题与思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新课程教学中的几点难题与思索摘要:随着《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以及新教材的推广使用,一场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正在各地兴起。随着课改的推进,课堂越来越热闹了,越来越凸显个性化了,“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学习”几乎成了课堂的一道道“佳肴”。但在这轰轰烈烈的课改中,我们必须冷静面对。只有深入学习,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才能使数学课程改革走上健康之路。关键词:合作情境赞扬个性热闹新的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在全国启动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面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课堂教学中的一些现象令我困惑,一些问题令我思考。一、“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有效吗?数学新课程提
2、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里面,指出了合作学习是主要学习方式之一。于是,合作学习在我们日常教学中经常可以发现,特别是一些公开课中,几乎成一道“佳肴”。然而我们也经常发现,一些教师往往一提出问题,就急于要求小组合作学习,前排学生“呼”地转身,整个教室“嗡嗡”一片。教师则在一旁无所事事。镜头一:有一位教师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一课时,在学生根据情境列出16—7这样一个算式之后,马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应该怎样计算16—7。接下来的情景是这样的:有的组“叽叽喳喳”,各说各的,
3、根本没有听别人怎样说;有的组只有个别同学在发言,其他同学不吭声,洗耳恭听优生的专题发言;有的组冷冷清清,各玩各的……几分钟后,教师鸣金收兵,听取汇报,小组长仍然唱主角,课堂成了教师和几名尖子生表演的舞台。6学海无涯思考:这种流于形式的合作学习表面上看起热热闹闹,但其背后则更多的是放任、随意和低效。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活动。合作交流就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畅所欲言,在充分发表个人意见的基础上求同存异,“真理越争越明”,最后达成共识。在选择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时,首先,我们一定得考虑这一内容有合作学习的必
4、要吗?如果学生个人能独立完成,教师就不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而应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个人完成不了,那我们就应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集中大家的力量来解决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其次,在合作学习前,有独立思考过吗?离开了个人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也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的无效教学行为。个人独立思考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基础,讨论时才有话可说。最后,合作学习的时间安排合理吗?既然小组讨论,就要留给小组讨论的时间与空间,时间太短或教师在学生讨论时干预太多,学生的思维还来不及展开,不可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使小组讨论流于形
5、式。二、创设情境就能提高课堂效率吗?《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可以发现在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成为课题引入的重要方法甚至是“唯一”的方法。新课标人教版教材中引入新课大都以具体化的情境为主。从本人所听的各级各类的教研课来看,也基本上是创设具体情境引入课题为主。低年级多是由童话故事开始,然后抛出问题:“你们谁来帮忙呀?”接着进入主题,而高年级呢?就是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开始,也抛出个问
6、题然后开始今天的主题。镜头二:一位教师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创设了测量呼拉圈周长的情境引入课题,实际教学中,在测量时学生大都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当引导学生思考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时,部分学生开始不够积极;在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时,有一部分学生干脆在一边看。为什么?测量时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不需要太多的、复杂的思维活动,学生能积极参与,而在探索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时,不仅需要学生思维活动的参与,还需要进行稍复杂的计算,这时学生由于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原因开始打退堂鼓了。6学海无涯镜头三:在新课标人教版教材第四册第一单元《解决问题》一课教学中
7、,执教者在上课一开始创设了一个生动的情境,出示动画片一样的精彩画面“动物一角”。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并提出问题:“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经过观察后踊跃发言:生1:我发现有小兔子。生2:我发现小蜜蜂在采花蜜。生3:我知道小蜜蜂很勤劳,我们都应该向它学习。生4:我发现小花很漂亮,这应该是春天的景色吧!生5:我知道小兔子和小猴子是好朋友。至此,七八几分钟过去了,学生不断有新的发现,老师在肯定中不断地提问:“你还发现了什么?”于是,学生不断以有新的发现。但是学生发现的内容大多数与数学内容无关,结果是舍本取末。思考:在课堂教学中为什么要创设情境,其产生的背景是什么?随着
8、创设情境的增加,学生丢掉了什么?创设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