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课本例习题,有效培养学生探究意识.doc

充分利用课本例习题,有效培养学生探究意识.doc

ID:61642042

大小:39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1-03-05

充分利用课本例习题,有效培养学生探究意识.doc_第1页
充分利用课本例习题,有效培养学生探究意识.doc_第2页
充分利用课本例习题,有效培养学生探究意识.doc_第3页
充分利用课本例习题,有效培养学生探究意识.doc_第4页
充分利用课本例习题,有效培养学生探究意识.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充分利用课本例习题,有效培养学生探究意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充分利用课本例习题,有效培养学生探究意识襄阳三中陈显宏 课本是学生知识资源的依据,课本中的例题、习题是学生务必要掌握的,因考虑到教学的阶段性要求,课本中的例题一般或体现某个定理(公式)的应用,或体现某种解题(思想)方法,具有基础性和示范性,有利于学生模仿、操练。笔者以为,适时、适度地对课本例题(习题)进行拓展,值得提倡。通过拓展,建立联系,整合知识,提炼思想方法,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学会借鉴,学会欣赏,激活其思维发散。本文就人教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例题(习题)来具体地谈谈如何拓展。问题1:(人教版新课程教材第一册(上)第129页练习4)已知数列是等比数列,是其前n项的和.

2、(1)求证:成等比数列.(2)设成等比数列吗?引导探究:若使用等比数列前n项的和的公式来证明问题,不仅要对q的取值情况进行讨论,而且变形及运算也较繁,不妨先研究、及之间的关系.由,同理,得,从而,,由等比数列的性质可知,7为奇数、、,、成等比数列,类似可以证明也成等比数列.引申: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前n项的和,那么.证明:.公式揭示了一个等比数列的几个前若干项的和的内在联系,公式形式简单,易懂易记,但用该公式证明有关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某些问题时,却有独到之处,使用等比数列前n项的和的公式,对q的取值情况有时需要讨论,而使用本公式却无此之虑,因此该公式有化难为易,避繁就简之效,而且解题过

3、程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应用举例1((人教版新课程教材第一册(上)第129页习题7):已知数列是等比数列,是其前n项的和,、、成等差数列,求证:成等比数列.证明:由已知得,即,,,又,成等比数列.利用公式证明本题,不需要对q的取值情况进行讨论,在证明中,正、逆两次使用公式,使证明过程自然而流畅.应用举例2已知数列是等比数列,是其前n项的和,若,求公比.解析:由题意,只需利用公式,将,分别化为,然后清去得到一个关于q的方程,解方程求出q即可.由,得,,,,,,.应用举例3(2005,全国卷1,文),设正项等比数列的首项,前n项的和为,且,求的通项.解析:由已知得,即,由已知,,,于是.公

4、式中,m、n的取值非常灵活,在使用公式时,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数值,本题在证明过程中,采用,两个变换,可尽快地化简式子,迅速解决问题.用该公式还可以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项的和公式.(1)当时,有;(2)当时,,.综上,.上述推导过程只用到了等比数列前n项的和的意义,通俗简捷,在学习了教材上介绍的“乘公比相减法”求等比数列的前n项的和的公式后,顺便介绍本公式和上面的求的方法,对加深对等比数列意义的理解,是很有帮助的!在一题多解的拓展中,学生们可看到不同知识块间的相关性(有利于形成知识链),还可以看到不同人思维的差异(从别人的思维中获得启迪),还可看到建立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交流意义重大。在一题

5、多用,一题多变的拓展中,学生们看到了多题一法,看到了特殊与一般的转化,在拓展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情感体验也在变化:或感叹于我怎么没想到,或惊叹数学的神奇,或陶醉于心理的积极暗示——下一次,我也要多想想,多试试。不难看出,这样的拓展是对已有资源更充分的利用,对学生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形成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问题2(人教版新课程教材第二册上75页例2):已知圆的方程是x2+y2=r2,求经过圆上一点M(x0,y0)的圆的切线方程.引申一:若圆的方程是(x-a)2+(y-b)2=r2,那么经过圆上一点M(x0,y0)的切线方程还是x0x+y0y=r2吗?下面我们来探求过点M(x0,y0)的圆的切线方

6、程.方法一:用例2的方法(利用点斜式方程求解),可求得过点M(x0,y0)的圆的切线方程为(x0-a)x+(y0-b)y+ax0+by0=r2,显然不是x0x+y0y=r2.yOMPCx图1方法二:利用平面向量求解.设P(x,y)为切线上的任意一点(如图1),则=(x0-a,y0-b),=(x-x0,y-y0),由⊥得(x0-a,y0-b)·(x-x0,y-y0)=0,即(x0-a)(x-x0)+(y0-b)(y-y0)=0,展开整理得(x0-a)x+(y0-b)y+ax0+by0=r2,显然不是x0x+y0y=r2.引申二:若点M(x0,y0)不在⊙O:x2+y2=r2上,而在⊙O外,

7、直线L:x0x+y0y=r2还是过点M(x0,y0)的⊙O的切线吗?若不是,它与⊙O的位置关系如何?它是一条怎样的直线?P2MxyP1Oa图2引导探究:(1)∵M在圆外,∴

8、OM

9、>r,即x02+y02>r2.设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为d,则d=,∴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