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636797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3-04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转)台四小林舒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要说就得先想,没有脱离思维的语言。数学语言具有准确性、规范性和通用性的特点,是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语言的磨练也将促使思维更严谨更灵活,培养学生使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其实质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常在数学课堂中出现会做不会说的现象,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根据教材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多形式地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训练。人教实验版小学数学教材特别重视教学的思维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过程。下面谈谈我在人教实验版小学一年级
2、数学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做法,请大家提出宝贵建议。一、 教师语言要规范并起示范作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数学语言。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求教师语言要规范,为学生提供准确的语言模式,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有条理地表达。如在人教实验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有这样一题“我昨天看了9页,今天看了8页,一共看了几页?”怎样求一共看了几页?教师可用数学语言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然后利用形象的肢体语
3、言为学生提供思维模式:“把今天看的8页和昨天看的9页合起来”(用两只手分别表示“昨天看的”和“今天看的”做合起来之状)。教师接着让学生学着老师的说法,自己试着说一说,然后找表述能力较强的学生说给大家听。再让学生互相说说,检查对错。个别学生说不完整,可由教师做示范,学生再学着表达。在备课时,我总注意自己的数学语言,尽量作到准确、精炼、思路清楚,叙述有条不紊。课堂提问要有目的性,所提的每个问题必须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动脑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来探索新知识。例如在教学第一册第47页“解决问题”时,我出示情
4、景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请用你的话说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像这类应用题我都是先请学生审题,用自己的话说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目的是弄清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思考解题方法。一年级的学生还比较小,说时语言不完整,这时我就引导他们用完整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对于实在说不下去的学生,应给予一定的启发引导,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说、都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二、学生不但计算正确,而且能说清算理。 在做计算题或应用题时,许多同学的答案是正确的,但一问为什么就说不清道理。如计算“13-5=?”时,有不少学生算出
5、得数是8,但要他说出算理时,却说不出来。这就要求老师在上“退位减”新课时,引导学生在借助学具摆小棒过程中体验算法,说出道理。这样学生就会有两种思路去想:①因为5+8=13,所以13-5=8。并按照这个思路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②从10中去掉5,还剩5,5再加3便是8。经过这样多次练习,学生会用语言口述思维过程,说清算理。三、提供机会,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应用数学语言一年级学生刚走出无拘无束的幼儿园生活,他们生性活泼,善于表现自己,在教学中若能善于引导,将能发掘出巨大的潜能。因此,教师要经常创设富有童趣的情境,通过各种手段策略,倡
6、导数学教学生活化、趣味化,使教学富有诱惑力,促使学生好学、乐学,使学生有话可说。 例如:人教实验版一年级下册教学“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等问题,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动物王国里的小笨熊就要过生日了,小动物们纷纷做起了智慧星打算送给他,希望他能变得越来越聪明。出示情景图,你们瞧他们做得多起劲呀!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比一比,你能知道什么?创设这样一个富有童趣的情境,学生的兴趣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同时学生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四、操作中,注意把动作思维和语言表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新课程背景下的人教实验版教材,不仅重视
7、教师使用学具,还强调学生使用学具,加强了启发性和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根据教材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重视学生的操作,并注重在操作的过程中是思维与语言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当学生做“36-8”这道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式题时,我让每个学生拿出36根小棒,问:“怎样去掉8根?”有的学生边摆边说:“我从36里拿出16,16减8得8,20再加8得28。”有的同学则说:“我从36里拿出10,10减8得2,26再加2得28。”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头脑中已形成表象,所以叙述起来思路清晰,解答正确。五、克服“惯性”,使学生因地制宜地使用数学语言
8、儿童在低年级数学课中,怎样把知识变为能力,使学生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师在教学中最为重视的方面,有很多同学,在课堂中考虑问题总是“惯性”在起作用。例如:学生看到题中有“剩下”就用减,有“一共”就用加法。在教学中正确使用数学语言,就减少了这类现象的发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