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的判读教案.docx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docx

ID:61636238

大小:1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3-04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docx_第1页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地形图中关于“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区别并引出绝对高度的概念。2.运用多媒体演示让学生明白“等高线”“等深线”的概念并结合适当练习以加深其印象。3.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25页,启发其自己找出地形图中各成图要素的构成规律。4.解释什么是分层设色地形图,并演示制作过程。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2.使学生掌握了解地形图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思路。德育目标通过本节学习,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其懂得学习地理知识必须有科学的方法

2、和严谨教学难点1.地形图中各种地形成图规律的判读。2.分层设色地图和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课前复习与提问1地图的三要素是那些?2如何比较比例尺的大小?3请问黑板上这两张周口市地图谁的比例尺更大,谁表示的事物更详细?4在选择适用的地图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言: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土地上,珍藏着无数美丽而神奇的天然艺术作品。有广阔无垠的平原,有俊秀挺拔的高山,有高低起伏的丘陵,也有风吹草低现牛羊的高原,这是物产丰富的盆地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画面,有高山、有低地。然而能够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

3、湖四海的地图,却是平面的。她是怎样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呢?大家想不想知道?  那好,这一节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首先请大家先自己阅读课本第24页并找到以下问题的答案。二、自主学习完成自学指导<可讨论>1海拔和相对高度有何区别?2什么是等高线,有何特点?3如何在地形图中表示出山脊山谷和山顶。4什么叫分层设色地图?三、提问检查自学效果,老师总结四、教学过程设计过渡:不错,刚才大家预习的效果很好,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把这些问题再更加详细的探讨一下,首先是第一个问题海拔与相对高度的区别。板书:一、海拔和相

4、对高度看图:课本P16图1.27“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导读:看图,以海平面为基准面,乙点的高度为500米,甲点的高度1500米,以乙点为基准面则甲点高度只有1000米,1500米为甲点的绝对高度,也叫海拔;1000米为甲点与乙点之间的相对高度。板书:海拔(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讲解:在地图上,必须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单位用米。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板书: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甲地海拔──乙地海拔讲解:地面经过地形测量,测出各个地点的海拔,把它们注在图上,然

5、后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线,这就是等高线。板书:二、等高线地形图补充:强调一下,必须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起来,最好用平滑的曲线来连接。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这样,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地面的高低情况。看图:地图册第11页“坡度陡缓与等高线疏密的关系”。提问:坡度陡的地方与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的状况有什么不同?板书:坡度陡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来源:学。科。网]过渡:同理,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从等深线上所标注的深度上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浅。提问:我们

6、已经知道等高线和等深线,那么由于地表的形态是各有不同,有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不同的地形,等高线表现也不一样。《不同的地形等高线表示图》板书:不同地形的等高线表示: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凹入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较低部分陡崖:几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读课本第“分层设色地形图”,提问:比较一下这幅地图与我们所讲的等高线地形图有什么不同?讲解:这幅地图有等高线,但没有海拔高度的注记,它是用不同颜色来反映地势高低的,这种地图叫做分层设色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立体感强,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面的高低形态和

7、海底的起伏状况。看图:课本“分层设色地形图”,讲解:陆地部分,海拔多少?用什么颜色?表示什么地形?200m以下用绿色,表示平原200~500用浅绿色,表示盆地500~1000用浅黄色,表示丘陵2000~3000用深黄色,表示高原3000~5000用棕黄色,表示山地五、课堂小结:本课讲述了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重点是等高线地形图的辨认,我们要熟练的在图上找出山顶、山脊等地形,并学会基本的运用。七板书设计地形图的判读一海拔与相对高度海拔——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与另一高点的垂直距离二等高线地形图坡度缓陡的表示

8、:不同地形的等高线表示: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