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  地形图的判读_教学设计_教案.docx

参赛  地形图的判读_教学设计_教案.docx

ID:50185370

大小:20.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6

参赛  地形图的判读_教学设计_教案.docx_第1页
参赛  地形图的判读_教学设计_教案.docx_第2页
参赛  地形图的判读_教学设计_教案.docx_第3页
参赛  地形图的判读_教学设计_教案.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参赛  地形图的判读_教学设计_教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参赛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_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明白地形图中关于“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区别并引出绝对高度的概念。2、让学生明白“等高线”“等深线”的概念并结合适当练习以加深其印象。3、启发学生找出地形图中各成图要素的构成规律。4、理解什么是分层设色地形图及其绘制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读图,分析、整理资料,使学生掌握了解地形图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思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其懂得学习地理知识必须有科学的方法和严谨。2.  教学重点/难点1、使学

2、生明白地形图中关于“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区别并引出绝对高度的概念。2、让学生明白“等高线”“等深线”的概念并结合适当练习以加深其印象。3.  教学用具课件4.  标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土地上,珍藏着无数美丽而神奇的天然艺术作品。有广阔无垠的平原,有俊秀挺拔的高山,有高低起伏的丘陵,也有风吹草低现牛羊的高原,这是物产丰富的盆地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画面,有高山、有低地。然而能够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的地图,却是平面的。她是怎样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呢?大家想不想知道?那好,这一节就让我们一起

3、学习一下“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二、展示目标1、海拔与相对高度的概念2、等高线的概念及等高线地图的判读方法3、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概念及判读方法3、地形剖面图的概念及绘制方法三、提出问题,学生自学1海拔和相对高度有何区别?2什么是等高线,有何特点?3如何在地形图中表示出山脊山谷和山顶。4什么叫分层设色地图?三、检查自学,知识归纳过渡:不错,刚才大家预习的效果很好,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把这些问题再更加详细的探讨一下,首先是第一个问题海拔与相对高度的区别。观察课本“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导读:看图,以海平面为基准面,乙点的高度为500

4、米,甲点的高度1500米,以乙点为基准面则甲点高度只有1000米,1500米为甲点的绝对高度,也叫海拔;1000米为甲点与乙点之间的相对高度。板书:海拔(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讲解:在地图上,必须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单位用米。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板书: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甲地海拔-乙地海拔讲解:地面经过地形测量,测出各个地点的海拔,把它们注在图上,然后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线,这就是等高线。板书:二、等高线地形图补充:强调一下,必须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起来,最好用平

5、滑的曲线来连接。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这样,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地面的高低情况。看图:地图册“坡度陡缓与等高线疏密的关系”.提问:坡度陡的地方与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的状况有什么不同?板书:坡度陡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过渡:同理,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从等深线上所标注的深度上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浅。提问:我们已经知道等高线和等深线,那么由于地表的形态是各有不同,有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不同的地形,等高线表现也不一样。板书:不同地形的等高线表示:山脊:等高

6、线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凹入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较低部分陡崖:几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读课本第“分层设色地形图”,提问:比较一下这幅地图与我们所讲的等高线地形图有什么不同?讲解:这幅地图有等高线,但没有海拔高度的注记,它是用不同颜色来反映地势高低的,这种地图叫做分层设色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立体感强,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面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看图:课本“分层设色地形图”,讲解:陆地部分,海拔多少?用什么颜色?表示什么地形?200m以下用绿色,表示平原200~500用浅绿色,表示盆地500~1000用浅黄色,表示

7、丘陵2000~3000用深黄色,表示高原3000~5000用棕黄色,表示山地板书:三、地形剖面图讲解:为更直观地表示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需要学会绘制地形剖面图。要求学生参照教材上的绘制步骤,补充完整另一半地形剖面图。四、当堂检测基础训练上题目  课后习题完成地理填充图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