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632391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3-04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析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所谓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行为,是一种既会给他人造成伤害,又会导致人际关系恶劣的不良行为,通常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都会因为难以与他人发展良好的关系、缺乏正常交往的活动与经验,从而影响到其性格、能力、心理品质的发展,如不及早采取措施,攻击行为还可能转化为品德不良,甚至长大后走上犯罪的道路。前几天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更引起了我和诸多教师的重视。为了争夺一个物品或者一个游戏角色,采取打人、咬人、抓人、踢人、冲撞别人、夺取别人的东西、扔东西等方式表现出来,这一点带过小班的教师也许更有切身的体会,因为小班家长找老师告状的最多,大多数是因为孩子被抓破了脸,咬
2、了手指,被人推了等等,但是却很少有家长会自查自咎,去反省自己的孩子行为是否过激,或者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上有什么漏洞。在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环境下成长的“小太阳”,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将会用攻击行为来简单解决,而家长的过分娇纵,更使得不少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越来越严重,如不及时引导,后果难以想象。造成孩子攻击性行为还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也就是刚才我们提到的父母的骄纵。因为过分骄纵,会养成孩子自以为是,自我专横的个性特征。他们习惯于大人满足各种要求,习惯于一切事物都围绕着他们转,把他当成“皇子”来服侍,一不如意就会大发脾气,甚至殴打大人。而大人的忍让放
3、纵更使孩子学会不断的具有攻击性,这种习性又会带进幼儿园,在与其他小朋友的交往中也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像刚才提到的我们班的小朋友就是这种例子。而家长对孩子过分的“专制”会导致儿童严重的挫败感,从而引发攻击性行为。还有一些心理学家认为攻击性行为就是针对心理挫折的一种反应方式。孩子想做一件事情却受到了大人的阻止,孩子愿望得不到满足,目标得不到实现,就极易容易引起攻击行为,我曾经亲眼目睹邻居家的一位3岁的小女孩因为妈妈拒绝了她要多喝一瓶酸奶而把妈妈胳膊咬出一排牙印,而之前这个朋友也有过很多类似的行为,还曾因看电视和爸爸发生争执而将遥控器摔坏,并且用“绝食”的方法威胁父母。有调
4、查表明,很多孩子都对自己的父母有强烈的攻击行为,其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与少儿观念格格不入,而父母往往凭借自己的地位和权威,要求孩子必须按他们的要求、观念去做,这往往使幼儿产生严重挫败感,并引发攻击性行为。2、家长对孩子行为的强化和肯定。当孩子的行为得到奖励或者“默认”时,孩子便从中得到了“好处”从而他以后就会去重复这些行为。例如孩子在和别人争抢玩具时,采取攻击行为获得了玩具,成人不加理睬——默认,孩子以后就会更多地采取类似行为。在外打架的孩子,如果父母不管甚至夸奖孩子“好样的”“在外就是要厉害点,否则会受人欺负”等,孩子受到这类夸奖激励,更会变本加厉,相反,如果老师、
5、家长对孩子的攻击行为进行干预,如没收抢到的玩具,并且对其行为提出批评甚至惩罚,那他以后就会很少有攻击行为,以避免再次受到批评和惩罚。3、还有就是孩子的模仿行为。儿童喜欢模仿,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模仿,不管是语言、动作、行为,还是为人处事的方式。我们也许经常看到有的孩子不但长相酷似父母,就连说话神情、腔调等都和父母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是因为儿童有着惊人的模仿力。他们有的是模仿身边的人——家长、教师、伙伴,有的则是模仿一些现实中不存在的虚构的形象——孙悟空、释小龙,甚至是备受孩子青睐的奥特曼等等,同样孩子通过模仿也可以学到诸如此类的攻击行为,如果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他们
6、就会“学以致用”。4、身体状况因素。有专家认为,儿童的疾病、睡眠不足和营养不良等健康状况,会引起孩子烦躁不安,令他们出现攻击性行为。比如有一些身材矮小的孩子,经常受“欺负”久而久之,“忍无可忍”的时候就会自卫式的产生攻击性行为,显示自己不再是懦弱无能的,所以老师或家长在判断孩子攻击性行为的时候,还要判别孩子的行为是否是“正当防卫”,以免误解了孩子,给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当然,如果孩子的攻击行为偏离了自卫的目的,发展成经常性的、有意的并导致了物品和他人身体受到了伤害,就成为了攻击性行为。只要家长和老师齐心协力,幼儿一定能在有效引导下逐渐学会适应他人,不断调整自
7、己的行为,掌握良好的行为准则,学习与他人建立融洽的关系,形成关心他人、与他人通力合作的良好品质,从而从源头上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