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托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浅析托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ID:21556815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2

浅析托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_第1页
浅析托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_第2页
浅析托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_第3页
浅析托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托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析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新马路幼儿园汪丽在匆忙的开学工作结束后,我们贝贝班的老师紧张地投入到了对新入园幼儿的常规培养工作当中。在我们“爱”的呵护下,孩子们在一天天地成长,欣慰之际,问题接踵而至。这段时间,教室里的哭声不断,询问原因,都不是想爸爸妈妈,而是某某小朋友抢了别人的玩具,坐了别人的板凳,打人之类的。发现问题后,我及时地对打人的幼儿进行了教育,但效果并不明显,有的幼儿会承认错误,但有的幼儿则是一脸的茫然。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这是由于托班幼儿特有的攻击性行为呢?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含义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指个体用言语和行为对他人进行人格和身体

2、攻击的行为。心理学家认为,攻击是宣泄紧张、不满情绪的消极方式。攻击性行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独生子女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幼儿园阶段主要表现为吵架、打架,是一种身体上的攻击;稍大一些(6—7岁)的孩子更多是采用语言攻击,谩骂、诋毁,故意给对方造成心理上的伤害。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分为身体攻击和非身体攻击两种。身体攻击包括打、推、咬、踢或是从别的孩子那儿强夺物品等,非身体攻击主要指骂人。二、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原因(一)从年龄特点进行分析1.孩子正处于直觉行动阶段2、3岁的孩子正处于直觉行动阶段,他们对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到处跑,碰碰这个,摸摸那个。他们必须在行动中才

3、能思维,因而行为的目的性不明确,动手之前并不能预见到自己行为的后果,而攻击行动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特别是托班孩子,在还不能明确自己行动后果的时期,一旦受到他人的攻击,甚至发生了积木被抢、椅子被坐了的小事,就会象条件反射一样马上产生另一种更激烈的攻击反应,造成较严重的后果。2.托班幼儿的生理及心理发育都还不完全。他们不会用正确的肢体语言,对自己的身体动作为度的觉察力和控制力还比较差;不会运用语言造成的攻击性行为,幼儿的语言发展相对来说比较迟缓,当自己有需求时,还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只好直接付诸行动:用动作替代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愿望;缺乏分享意识,幼儿具有明

4、显的自我为中心倾向,他们常常以自己的需要作为唯一的标准,与小朋要玩时宝宝常常会抢别人的东西,不能满足时宝宝甚至会抓咬别人。他们对玩具表现出极强的占有欲,不让别人玩,于是就出现了频繁的攻击性行为。所以他们的攻击性行为多表现为对其他幼儿身体的攻击,如:打人、挖人、咬人等。(二)从家庭教育进行分析1.孩子天生都是模仿的高手,打人是向打人学的。小孩子天生都是模仿的高手,他的眼睛就是录相机,他的耳朵就是录音机,大人不经意间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电视里一闪而过的暴力镜头、家长经常性的吵架或武力解决问题的行为,孩子都能像拍电影似的印在心里。所以孩子说“打”和打人完全

5、是和大人学的,是模仿来的。2.打人不得法的阻止会帮助孩子养成打人的习惯现在,大多数幼儿在断奶后,都是交给祖辈养育的。这种隔代教养多数表现为溺爱,当孩子犯了错误,做爷爷奶奶的不会用正确的方式加以指正,缺乏了发展性和正确的规则。也有的当宝宝开始出现抓、咬等行为的时候,父母大惊小怪,只是慌忙阻止或大声训斥打骂,却又没有采取切实际的手段来让孩子真正认识错误,反而会加深孩子对这种行为的印象。孩子会认为这样做能引起父母对自己的强烈重视,下次便可能再尝试。3.攻击性行为是保护自己的本能反应。两、三岁的孩子感到挫折或受到忽略时,紧张或愤怒的情绪就会油然而生。这种紧张

6、又不知如何适当宣泄的怒火,就是所谓的发脾气。孩子本来就不及成人成熟,比较不知道运用智慧及经验来应付紧张情绪,所以经常不当的表达愤怒。打人,是孩子回应外在问题的最原始方法之一,也是保护自己的本能反应。三、怎样解决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给幼儿园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除了先天的原因,更多的是与后天的教育环境因素有关。那么,如何有效的抑制托班幼儿反复出现的攻击性行为?(一)家园合作,注重成人的榜样作用,逐步转变幼儿不良行为首先,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日常中多阅读有关书籍,认真学习,深刻领悟,根据自己班幼儿发生的不良行为,结合教育的

7、经验,逐步形成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对待幼儿要一视同仁,尽可能给予每个幼儿情感上的支持和关怀,不以自己的喜恶影响幼儿与同伴的关系,即使幼儿有一些行为问题,也应该把它看作是幼儿身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耐心去引导、教育。在一日生活中能充分利用细节来对幼儿进行正面引导教育,培养正确的交往习惯和交往方式。其次,家园合作。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指导家长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培养幼儿的正确交往的态度,教会幼儿解决矛盾的正确

8、方法,对幼儿的无理要求绝不能姑息迁就。同时要让家长明白“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观念是错误的,是要屏弃的,必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