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厘米》教学片断及反思.doc

《认识厘米》教学片断及反思.doc

ID:61631353

大小:2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3-04

《认识厘米》教学片断及反思.doc_第1页
《认识厘米》教学片断及反思.doc_第2页
《认识厘米》教学片断及反思.doc_第3页
《认识厘米》教学片断及反思.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认识厘米》教学片断及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认识厘米》教学片断及反思内蒙国培1班李凤娟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1—3页。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2、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l厘米的长度观念。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4、在建立长度单位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5、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三、教学重点: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l厘米的长度观念。2、初步会用刻度尺量物

2、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四、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五、教学片段(进行第二次测量)师:请估计一下,旗杆有几枝铅笔那么长?(老师刚说完,学生就纷纷举起小手,争着说4支、5支、6支……)师:谁说的准确呢?带着你的想法自己亲身去验证一下。(教室顿时热闹起来,通过观察,我发现学生量的方法还真不少,但也存在一些操作中的小问题,我随机拿了一根旗杆放在了桌子上)师:哪位同学能向大家展示自己的验证方法?生1:(边说边演示)我是用一枝铅笔先从左面量,在第一次量的地方用指头作记号,再从指头那里量第二次……。师:大家同意

3、这种量法吗?(教室里一片哑然,显然没有看出来)请这位同学再量一次.可要仔细观察!(这位同学还没量完,眼尖嘴快的学生已按奈不住了,直喊:老师,我!)师:怎么了?生2:这样量不对,多量了一个手指头。生3:(马上站起来)不是多量了一个手指头,是量几次就多出几个手指头。师:大家同意这种说法吗?(同意)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吗?生4:我用好几枝铅笔接起来量。师:对,我们……(老师正准备进入下一个环节,却发现一名学生仍执撤地举着手)生5:(反驳)这方法不好,因为我们没有这么多长度一样的铅笔。生6:我有好办法!我每量一次,用笔做一记号,再从记号

4、处接着量。师:怎么样?同意吗?(同意!全班学生异口同声)(教师正准备小结,这时,一个平时课上不太言语,课下活跃的小男孩举起手来,并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说:“我也想出了个好办法!”)师:(惊喜)快来讲一讲。生8:(大声)我让铅笔“翻跟斗”。(哈哈……孩子们哄堂大笑!这个学生涨红了脸。)师:你们不想看表演吗?我可等不及了。(微笑)快开始吧!(这位学生非常认真,小心的翻动着铅笔……)师:这种方法很奇特,你们认为呢?以后遇到问题要亲自试一试,不能妄自评判。要敢想、敢于发表白己的见解。(同学们都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六、反思:课标强调学生的

5、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学中我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兴趣、贴近学生生活出发,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同时在课堂上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倾听别人的见解。课学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让他们的思维活起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中,我利用积极的语言去鼓励每一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在这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中交流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的学习氛围浓厚,积

6、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课堂教学不是一个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涌现许多新的想法、出现许多新的问题、暴露许多新的思维。这些新想法、新问题、新思维、有的可能是教师事先估计到的,有的可能是教师课前根本没有预料到的。但不管是否估计、预料到,这些新想法、新问题、新思维都来自学生的实际,因而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根据学生新情况、新思维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在上述片段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估测旗杆有几支铅笔的长,并对估测结果进行验证”的环节。原本预设的答

7、案很简单“6支”,但万万没有想到学生会呈现出不同的答案和量法:“我是用一枝铅笔先从左面量,在第一次量的地方用指头作记号……”“我用铅笔接起来量”“我作记号……”“我让铅笔翻跟头……”。这些不同的、没有预设的量法让我有点措手不及。但我并没有压抑学生的思维,强制性的将他们的思维拉到我所预设的答案上,而是顺着学生的思路,放开手脚,让学生大胆想、说、做,从疑惑、争辩,到最后认识上的统一,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始终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同时也正是因为这些课堂上生成的答案使原本有点死沉的课堂顿时活了起来。学生们的思维更开放、方法更新颖,好思、好

8、想的意识也加强了。虽说花的时间比预设的时间多,但是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学生们乐于面对这些生成的问题,乐于研究并解决这些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因而我们教师只有在课前、课堂和课后,把自己的心思努力放在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上,才不会把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回答看作是对老师的一种配合,才能真正体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