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解题及案例分析.ppt

初中数学解题及案例分析.ppt

ID:61623905

大小:1.61 MB

页数:40页

时间:2021-03-04

初中数学解题及案例分析.ppt_第1页
初中数学解题及案例分析.ppt_第2页
初中数学解题及案例分析.ppt_第3页
初中数学解题及案例分析.ppt_第4页
初中数学解题及案例分析.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解题及案例分析.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数学解题教学及案例分析重庆市实验学校孔原平(一)知识性错误知识性错误主要是由数学知识上的缺陷所造成的错误,如误解题意、概念不清、忽视公式、定理成立的条件、记错法则、用错定理等.一、解题中的常见错误及分析1.不能正确理解题意例1如图1,一圆柱体的底面周长为24cm,高AB为4cm,一只蚂蚁从点A出发沿着圆柱体的表面爬行到点C的最短路程大约是().A.6cmB.12cmC.13cmD.16cm4412C(一)知识性错误知识性错误主要是由数学知识上的缺陷所造成的错误,如误解题意、概念不清、忽视公式、定理成立的条件、记错法则、用错定理等.一、解

2、题中的常见错误及分析1.不能正确理解题意例1如图1,一圆柱体的底面周长为24cm,高AB为4cm,一只蚂蚁从点A出发沿着圆柱体的表面爬行到点C的最短路程大约是().A.6cmB.12cmC.13cmD.16cm4412B图342.忽视公式、定理成立的条件,求例2已知的值.错解:因为,所以错误原因是忽视了等比定理成立的条件:分母之和不等于0.正解:当时,当时,.;逻辑性错误主要是违反逻辑规则所产生的推理上或论证上的错误.如循环论证、分类不全、充要条件错乱等.(二)逻辑性错误1.不等价变换(充要条件错乱)例3解方程分析:学生习惯在等式两边同除以

3、,得=3.显然=3是的充分但非必要条件,解法错误.例4已知△ABC中,AD为∠A的平分线,BD>DC,求证:AB>AC.2.循环论证证明:如图,在AB上取点E,使AE=AC,连接DE.因为AD平分∠A,所以△AED≌△ACD,从而∠AED=∠C.又因为∠AED>∠B,所以∠C>∠B.故AB>AC.分析:证明中在AB上取点E,使AE=AC,已经承认了AB>AE=AC.这相当于从AB>AC出发,证明AB>AC.ABCDEFG3.分类不当(分类有重复或遗漏)错解:易找到满足条件P点的坐标为(1,0)和(2,0).例5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点A(1,1

4、),请在轴上找一点P,使得△AOP为等腰三角形,并求出点P的坐标.A(1,1)O(2,0)A(1,1)OA(1,1)O(1,0)A(1,1)O心理性错误是由于某些心理原因而产生的错误.如负迁移、潜在假设,以及看错题、抄错题、丢三落四、慌乱急躁、紧张焦虑等.(三)心理性错误1.负迁移例6计算解:原式=2(-2)-3(+2)-4-3=-10=2-6错误原因:受解分式方程的影响,把分式运算当成了解方程.分析:将方程的解迁移到不等式上,导致对条件“正整数解是1、2、3”理解的偏差,从而将另一层含义“大于或等于4的整数不是该不等式的解”忽视了.例7如

5、果关于的不等式3-m<0的正整数解是1、2、3,求m的取值范围.=1、2、3分别代入不等式3错解:根据题意将-m<0,得m>9.正解1:解不等式得,由于其≤4,故9

6、1=1;=5时,=2×52-4×5+1=31.当所以当0≤≤5时,1≤≤31.3.潜在假设错误原因:这道题没有给图,学生解答默认了点D在BC上,若点D在BC外(如图1),则有∠BCD>90°.由于默认了“点D在BC上”得出一个假命题,有知识性错误;分类不全又有逻辑性错误;而“默认”本身又有心理性原因——潜在假设.例10在△ABC中,AD是高,且AB=20cm,AD=12cm,AC=13cm,则BC=。ABCD201312图(2)ABCD201213516图(1)例11有甲、乙、丙三种货物,若购甲3件,乙7件,丙1件,共需3.15元;若购甲4

7、件,乙10件,丙1件,共需4.2元.现在购甲、乙、丙各一件共需多少元?(四)策略性错误策略性错误主要是解题方向上的偏差,造成思路受阻或解题长度过长,存在多余的思维回路.1.缺乏整体观念设购甲、乙、丙一件各需元,元,元.3+7++10=4.2②+=3.15①4++=?求++将看成一个整体,原方程组变形为:+3=4.2④=3.15③++)(+2()+3++)(+3()分析:若从正面考虑,要分一次向上,两次向上,三次向上,耗时、耗力,容易出错.题设的反面是三次反面向上概率,所以至少有一次正面向上的概率为。2.不善于从反面思考例12把一枚均匀的硬币

8、向上连续拋三次,则至少有一次正面向上的概率为多少?3.不能恰当地转化问题例13若平行直线EF、MN与相交直线AB、CD相交成如图所示的图形,则共得同旁内角()A.4对B.8对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