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创新研究现状评析与未来展望.doc

管理创新研究现状评析与未来展望.doc

ID:61521284

大小:24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1-02-11

管理创新研究现状评析与未来展望.doc_第1页
管理创新研究现状评析与未来展望.doc_第2页
管理创新研究现状评析与未来展望.doc_第3页
管理创新研究现状评析与未来展望.doc_第4页
管理创新研究现状评析与未来展望.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管理创新研究现状评析与未来展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管理创新研究现状评析与未来展望2014年08月08日08:47来源:《外国经济与管理》(沪)2013年10期作者:包玉泽/谭力文/王璐字号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184内容摘要:关键词:管理创新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包玉泽,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谭力文,武汉大学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王璐,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内容提要】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管理学发展研究》(批准号:10&ZD13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蔬菜产业价值网络组织模式与组织效率研究》(批准号:12BJY106);教育部人文社会

2、科学研究项目《生鲜农产品组织效率优化与价值网络重构研究》(批准号:11YJC790002)  一、引言  创新能赋予资源新的能力,并使其创造价值(Drucker,1985)。创新常被视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因而也成了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概念(Schumpeter,1934),并且吸引了大量经济学者和管理学者投身于创新现象研究。但对于企业来说,只有通过市场检验的创新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成功的创新,但企业要想使技术或产品创新通过市场检验,就得做好许多中间环节的工作,如创立创新型文化、组织结构、激励机制等。可见,企业创新是多维的,既包括技术或产品创新,又包含管理创新。因此,企业创新

3、研究应该是多维的,包括商业模式创新、服务创新、过程创新等(Mol和Birkinshaw,2009)。管理创新(managementinnovation)被认为是技术或产品(服务)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变量(Lin和Chen,2007),具有较强的系统性,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因而被认为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之一(Barney,1991和1996;Teece和Pisano,1994)。关注管理创新的组织被视为有战略目光的组织,而只关注具体管理技术变化的组织则显得目光比较短浅(Currie,1999)。但是,管理创新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一只“黑箱”,许多管理学者为打开这只

4、黑箱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Birkinshaw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Birkinshaw等(2008)在《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杂志上发表的《ManagementInnovation》论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创新的研究视角、概念和过程,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此后的管理创新研究对管理创新概念与研究主题进行了细化。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概念界定、主要研究议题等方面对现有的管理创新研究成果进行了评介,然后剖析了现有研究仍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二、管理创新概念梳理  概念是对所观测事物本质的抽

5、象表达,概念界定决定相关主题的研究范畴。目前,管理学界已经就管理创新研究对象问题基本达成一致,并且把管理创新界定为组织为了更好地实现目标而发明和实施的新的管理实践活动、管理过程、组织结构或管理技术等(Birkinshaw等,2008;Harder,2011)。不过,也有学者给出了自己的管理创新定义,目前不同的管理创新定义主要在四个方面存在差异(Mol和Birkinshaw,2009)。首先,管理创新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有些学者(如Guillen,1994;Alnge等,1998)认为,管理创新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对组织的日常管理产生直接影响的管理实践、过程和组织结构;但也有学

6、者(如Kramer,1975;Barely和Kunda,1992;Abrahamson,1996)认为,管理创新的研究对象应该是管理理念和思想体系创新。由于前一种观点主张的管理创新研究对象主要涉及具体的管理实践,易于观察,因而常被采纳。其次,对“新”的界定。目前,学者们主要采取两种方法(Mol和Birkinshaw,2009;Harder,2011)来解决界定新的问题:一是相对于管理现状来确定是不是创新。采用这种方法的研究大多以组织为研究单位,这样做的好处是容易观察。例如,Chandler(1962)首创的M型组织结构即属此类方法。目前很少有把国家等作为研究单位的管理创

7、新研究。二是相对于某特定企业来确定是不是创新,如Zbaracki(1998)在研究组织内部不同制度因素如何扭曲全面质量管理技巧的作用时就采用了此种方法。创新判定标准之所以不一,是因为管理创新研究存在关注创新实现者和创新采纳者两种不同的倾向,前者注重“创造加实施”,而后者则关注“模仿加实施”(Damanpour和Wischnevsky,2006)。因此,不同的创新主体应该具备不同的能力,即实现创新的能力和吸收创新的能力。对此,Fiol早在1996年就已经指出这两种创新主体都应具备发现问题和管理创新的能力,但两者在发现问题以后会采取不同的行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