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511927
大小:1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2-08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发展摘要: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结合教学选择活动内容,精心组织活动过程,注重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提升思维层次,展示个性风采,真正领会数学的作用,学到有价值的数学。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主体意识;探索交流;实践应用;动态评价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把“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一个独立的学习研究领域进行安排,并详细阐述了不同的教学目标。这些都告诉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就一
2、定要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现实的、多样化的、有趣的,探索性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数学学习由被动向主动,由枯燥向有趣,由单一向形式多样的转变,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一、提高理论认识,找准活动定位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学科内的综合实践活动,其活动过程是“做数学”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将学习对象做为一个问题解决的对象,通过自己(独立地或是伙伴合作的)探索性的活动,包括操作实验、合作探究、预测假设、共享交流、尝试修正等一系列主体性的活动,来主动构建数学知识。数学实践活动“做数学”的过程不是一
3、个独立的学习新知的过程,而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这样的数学实践活动过程应由三部分组成,即首先根据数学现实找出所要研究的对象,其次是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合作交流,最后对活动进行评价小结,进行反思。所以数学实践活动的“做数学”过程是让学生体验数学、应用数学、进行数学反思的过程。数学实践活动不是脱离学生所学教材的实践活动,要使得数学实践活动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就要使数学实践活动与平时的数学教学进行整合,服务于学生所学习的内容。纵观整个小学数学教材,数学实践活动存在于与教材密切联系的数与运算和其它概念的发现,空间与图形部
4、分的几何形体的认识,与学习内容密切联系的生活中数学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等;存在于由生活引发的,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的生活中的问题,说明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并数学地得出结论。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的数学活动教学,它是以解决问题为抓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精神。二、科学选择内容,注重实践应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要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就要注重应用,内容开口要小,紧密结合学生学习的数学现实和教材的进度,易于学生操作。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地选择内容和时机,调
5、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明确了小学实践活动“做数学”的内涵,我们确定了实践活动的内容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围绕学生所学的课本知识,结合所学内容开展实践活动。这样的内容有书本上提供的,如《你喜欢什么电视节目》、《美丽的校园》等。也有师生自行设计的,如在教学完“百分数”之后进行的实践活动“神奇的百分数”,让学生通过活动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不管是书上的,还是师生自行设计的,这样的实践活动的特点是时间短、见效快、紧密结合教材;重点是解决单一课堂教学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类的活动一般安排在某一部分教学内容之后,起到巩固知识,加深理解的作用。在综合运用
6、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会实现新的飞跃。如一年级学生在认识了人民币之后进行“买东西”这样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同时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二是根据学生的数学经验和生活体验,提出生活中的问题,然后根据这些问题开展实践活动。这种活动一般经历的时间较长,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需要学生课前进行调查、查找资料等工作,课中进行合作研究探索,课后还要反思或再深化研究。这一类的活动,一学期不宜多,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安排。学生在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的不仅是提高了创新能力,搜集、整理数据的能力,学生的人
7、生观、价值观等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如六年级实践活动《一次性餐具污染和浪费知多少》,学生在搜集、整理信息的同时,从所得的数字中就感受到污染的危害和浪费的严重,激发了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环保意识。三、精心组织活动,焕发主体活力1、明确活动方式,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习惯于听老师讲、对应练的学习模式,一开始接触实践活动,显得不知怎么办。这时老师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做,然后老师要就所研究的课题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防止出现小组内的单干户(即名为分小组活动,而实际还是一个个的单独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