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教学中的举例

谈数学教学中的举例

ID:6137066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4

谈数学教学中的举例_第1页
谈数学教学中的举例_第2页
谈数学教学中的举例_第3页
谈数学教学中的举例_第4页
谈数学教学中的举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数学教学中的举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谈数学教学中的举例摘  要:小学生思维发展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但仍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学生在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或原理时,常常需要借助具体的实例。因而,举例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举例需要遵循目标性、启发性、适应性和适量性原则。关键词:举例  价值  意义  原则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借助一些具体的事物对书本知识进行说明和解释,这就是举例。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数学的研究对象具有抽象性,相对于某一个抽象层面的数学而言,总能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具体表征,也就是“例子”来加以阐释。皮亚杰的心理发展阶段论认

2、为:小学阶段的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所以仍需要借助具体的实例来理解和建构。学生对于数学的认识往往是从具体逐步走向抽象,由感性逐步走向理性,由局部认识逐步走向整体把握。举例恰好能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理性的结论感性化,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使陌生的情境变得熟悉。史宁中教授就曾说过:“讲课讲不明白的时候,最好的方法是举例说明。对一个知识是不是理解了呢,最好的办法也是举例说明。”一、举例的教学价值(一)理解数学概念数学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概念教学在整个数

3、学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是学习数学定律、法则、公式等的基础,也是进行数学推理、判断、证明的依据,还是正确地进行数学运算、有效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数学概念,学生在生活中鲜少有机会接触到,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学这样的概念时,如果只是照本宣科,读一读说一说,恐怕学生即使记住了,也只是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众数》一课,我注意让学生结合实例,理解众数的含义。师  你们理解的真棒,众数就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板书)你能试着举个例子向大家说说吗?生  1、2、3、4、5、5。在这组数据中,5就是众数。师  都同意吗

4、?看来,一组数据中,一定有一个数是众数。生  我不同意,如果这组数据是1、2、3、4、5,就没有众数。师  一组数据中可能没有众数,也有可能只有一个众数,是这样吗?还有补充吗?生  我觉得还可能出现2个众数。比如1、1、2、2。这组数据中就有两个众数,分别是1和2。很多学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生  我觉得有点不对劲啊,如果这样,那刚才举的例子1、2、3、4、5,也可以说众数有5个啊。师  回头看看众数的概念(指黑板),你是否有新的思考了?生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而1、1、2、2这个例子中,1和2都出现了两次,所以没有众数。学生第一次接触众数的知识,由于缺乏相关的

5、认知经验,理解起来比较抽象。教学时在揭示概念后,我就让学生举例说明。结果发现了很多在课前没有预设到的问题,如学生们错误地认为出现两次的数据就是众数,这显然是与正确概念相悖的。如果教师一味把概念强加给学生,恐怕学生会口服心不服。于是,我又把这个皮球抛给学生,他们结合例子自然而然地解决了认识中的困惑,对众数的本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概念教学既要让学生知道概念的定义,更要真正理解和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在解释和说明某个概念的本质属性时,如果能既呈现正例,又呈现适当的反例,尤其是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反例,则更有助于学生辨析概念,把握概念的本质特征。(二)灵活驾驭规律学生学习

6、数学的过程,应该是通过数学思维活动不断探索发现数学规律、应用数学规律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规律与应用规律同样重要。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常有这样的困惑,有些规律如果用文字表述非常繁琐,既不利于学生记忆,也不利于学生应用,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利用举例的方法,把抽象的规律变得简单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灵活运用。在除法的练习中,有一组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解决的习题:在一道除法算式中,如果被除数乘2,除数不变,商(    );被除数不变,除数除以3,商(    );被除数乘2,除数也乘2,商(    );被除数乘2,除数除以2,商(    )。这一组问题,抽象地从规律及其变化的

7、角度分析,恐怕会令不少学生头昏脑涨。倒是有个学生举了个例子,让同学豁然开朗。生  我觉得可以把这个算式里的被除数想成西瓜,除数就想成人数,商就是每人能分到的西瓜的个数。师  这个想法挺特别,你能结合问题具体说一说吗?生  第一个问题,就相当于西瓜总数变成原来的两倍,而人数没变,那么每人分得的西瓜的个数也应该是原来的两倍,所以商也应该乘2。师  听懂了吗?那谁能用这样的方法说说第二题怎么想呢?生  西瓜的个数不变,但人变少了,所以每人分的应该变多了,商应该乘3。师  分析得很有道理,不过后面两个问题两个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