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1.3宋明理学名师制作优质同步检测(09人民版必修3).docx

高中历史1.3宋明理学名师制作优质同步检测(09人民版必修3).docx

ID:61350992

大小:29.9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1-26

高中历史1.3宋明理学名师制作优质同步检测(09人民版必修3).docx_第1页
高中历史1.3宋明理学名师制作优质同步检测(09人民版必修3).docx_第2页
高中历史1.3宋明理学名师制作优质同步检测(09人民版必修3).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1.3宋明理学名师制作优质同步检测(09人民版必修3).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名校名推荐⋯⋯⋯⋯⋯⋯⋯⋯⋯⋯⋯⋯⋯⋯⋯⋯⋯⋯⋯1.3宋明理学同步检测(09人民版必修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宋明理学发展历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北宋五子开创了理学B.朱熹建立了理学体系C.陆王心学推动了理学的新发展D.王守仁是理学的集大成者2.近代学者借用朱熹的“格物致知”一词,把西方自然科学称为“格致之学”,朱熹所说的“格物致知”的含义是()A.通过接触世间万物体会各种知识B.通过实践探索客观规律和真理C.

2、强调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通过研究自然科学认识人类社会3.王守仁曾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地方平叛,由此他认识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意识到重树思想标准的重要性。为此他主张()A.“存天理,灭人欲”B.“正君心”C.“致良知”D.“发明本心”4.王守仁与朱熹思想的主要区别是()A.对“理”的认识不同B.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不同C.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态度不同D.对封建伦理道德的态度不同5.下列关于春秋战国到宋明时期儒家思想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自孔孟以来,其内容和地位未发生大的变化B.其压制人民反抗、维护统治的作用不断加强C.后代儒学的发展是以继承

3、前代为前提的D.是对中国政治伦理道德等影响最大的中国传统文化6.《二十四孝图》为我们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埋儿奉母》是其中之一,讲述了古人郭巨为供养母亲而准备活埋亲儿、巧得黄金的故事。对此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A.说明三纲五常压抑、扼杀人性B.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应全部抛弃C.是对人性善良的一个误导D.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7.《宋史》中出现了下列人物名字——王克己、张先忍、陈从信、赵安仁、钱端礼、张忠恕。从中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A.佛学B.法学C.道学D.理学8.王守仁在《传习录》中说:“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

4、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这一言论说明他()A.主张“致良知”以成“圣贤”B.提倡“格物致知”以求“理”C.宣扬“私欲之中,天理所寓”D.认为物质享受是“秉赋之自然”1⋯⋯⋯⋯⋯⋯⋯⋯⋯⋯⋯⋯⋯⋯⋯⋯⋯⋯⋯⋯⋯⋯⋯名校名推荐⋯⋯⋯⋯⋯⋯⋯⋯⋯⋯⋯⋯⋯⋯⋯⋯⋯⋯⋯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唐朝禅宗大师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A.孔孟之学B.老庄哲学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10.宋朝时期产生的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它的集大成者是()

5、A.朱熹B.王守仁C.陆九渊D.程颢二、非选择题(共40分)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何相关?”王守仁回答道:“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一时明白起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材料二王守仁曾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地方平叛,因此他认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请回答:(1)材料一中王守仁对“花”与“人心”关系的解释,反映了他的什么观点?你认为他的解释合理吗?(8分)(2)材料二中“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意思是什么?王

6、守仁主张怎样解决这一问题?(8分)12.阅读下列图片:图1朱熹图2《四书章句集注》书影2⋯⋯⋯⋯⋯⋯⋯⋯⋯⋯⋯⋯⋯⋯⋯⋯⋯⋯⋯⋯⋯⋯⋯名校名推荐⋯⋯⋯⋯⋯⋯⋯⋯⋯⋯⋯⋯⋯⋯⋯⋯⋯⋯⋯图3朱熹著书图请回答: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为上面三幅图写一段简短的解说词。(24分)答案与解析1.D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南宋的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故D项错误。2.A朱熹的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范畴,B、C两项均是唯物主义的观点,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3.C根据“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重树思想标准”等信息思考判断。王守仁认为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4.A朱熹的

7、“理”是外在的,而王守仁的“理”是内在的,这是二者的主要区别。5.A从儒学发展的整个历程考虑,先秦儒学与后来的儒学在内容和地位上都有很大的差别,A项不符合史实。6.B这个故事是对人性的扼杀和人性善良的误导,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个故事就全面否定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故B项错误。7.D从姓名中的“克己”“忍”“信”“仁”“礼”“忠恕”,可知其符合儒家的主张,理学是儒学在宋明时期的发展,故选D项。8.A本题考查王守仁“致良知”的思想。由材料中“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可知材料认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强调内心的反省,不需要外求。9.D仔细阅读材

8、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材料表明佛教主张内心的修炼以求摆脱红尘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