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0909377
大小:25.1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1-02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采薇学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名校名推荐⋯⋯⋯⋯⋯⋯⋯⋯⋯⋯⋯⋯⋯⋯⋯⋯⋯⋯⋯《采薇》学案复习目标:1、梳理相关的文学常识及文言知识。2、掌握相应的《诗经》中有关诗歌知识,强化诗歌鉴赏。复习过程:(一)基点知识自测1、解释加点字靡室靡家(无)不遑启居(空闲)载饥载渴(又)靡使归聘(问候)岁亦阳止(农历十月)忧心孔疚(很,非常)戎车既驾(已经)四牡业业(高大的样子)雨雪霏霏(下雪)彼尔维何(花盛的样子)维棠之华(同“花”)彼路斯何(同“辂”,大车)岁亦莫止(同“暮”,年底)2、文学常识①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共收入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分为
2、“风”、“雅”、“颂”三部分。“风”即国风,就是各国土乐;“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这本诗集的主要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犭严之故()()不遑启居()我戍未定(狁....王事不盬()小人所腓()靡使归聘(...4、通假字岁亦莫止()彼尔维何()维常之华(...5、词类活用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岂不日戒(..6、古今异义不遑启居古义:今义:..君子所依古义:今义:..小人所腓古义:今义:..7、一词多义薇亦作止()曰归曰归()靡室靡家(...载饥载渴()忧心孔疚()今我来思(...(二)重点赏析)象弭
3、鱼服().)四牡骙骙()..)犭严狁孔棘()..))忧心烈烈()..)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试赏析。明确:2、本诗的哪些章节运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表达效果如何?明确:(三)疑点探究探讨本诗中蕴含的乡思情结的内涵。讨论探究:(四)、课后巩固练习1、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望风披糜忧心忡忡世外桃园即来之,则安之B.糜糜之音纵横驰聘弥天大谎人才辈出C.兵荒马乱戍马倥偬仓遑逃窜箭拔弩张1⋯⋯⋯⋯⋯⋯⋯⋯⋯⋯⋯⋯⋯⋯⋯⋯⋯⋯⋯⋯⋯⋯⋯名校名推荐⋯⋯⋯⋯⋯⋯⋯⋯⋯⋯⋯⋯⋯⋯⋯⋯⋯⋯⋯D.寻物启事莫名其妙沧桑巨变山清水秀2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止:句尾语气助词,无实义。B.我戍未定,靡使归聘.聘:问候C.行道迟迟迟迟:很晚..D.戎马既驾,四牡业业业业:高大的样子..3、下列各组句中,每句都包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A.岁亦莫止/我戍未定B.忧心孔疚/我行不来C.彼尔维何/彼路斯何D.象弭鱼服/小人所腓4、下列有关《诗经》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有“诗三百”之称。B.《诗经》为我国古典文字现实主义传统的监觞,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首;“楚辞”是我国浪
5、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以《离骚》为代表,因此又称“骚体”诗。C.《诗经》依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又称为《国风》,艺术成就最高;《诗经》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艺。D.《雅》分《大雅》和《小雅》,作者多属贵族阶级;诗作以歌颂和维护其统治为基本倾向。《采薇》是《大雅》中的一篇。5、阅读4、5两章,完成下列题目(1)“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简析这四句诗表现的内容及作用的艺术手法。内容:艺术手法:(2)“牡”在诗中指驾车的雄马,其本义是,其反义词是。请写出含“牡”或其反
6、义词的成语:。(3)请结合“四牡骙骙”、“四牡翼翼”“四牡业业”“象弭鱼服”等诗句,说说本诗描写战争面的特色:(五)内化提升边愁崔湜①九月蓬根断,三边草叶腓②。风尘马变色,霜雪剑生衣。客思愁阴晚,边书驿骑归。殷勤凤楼上,还袂及春晖。①崔湜,字澄澜,唐朝定州人,曾在唐睿宗、玄宗时任宰相。②腓(féi):枯萎。(1)本诗首联、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色?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2)尾联描写了怎样的人物形象?与前三联相比写法上有何不同?(6分)2.阅读下面《诗经》里的一首诗,完成诗后的题目。秦风·兼葭蒹葭苍苍①,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②从之,道阻且长;溯游③从之
7、,宛在水中央。兼葭凄凄,白露未晞④。所谓伊人,在水之湄⑤,溯洄从之,道阻且跻⑥;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⑦。兼葭采采,白露未已⑧。所谓伊人,在水之涘⑨。溯洄从之,道阻且右⑩;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⑾。【注释】①苍苍:茂盛的样子。下文“凄凄(同‘萋萋’)”“采采”都与“苍苍”的意思相同。②溯:在水中逆流而行或在岸上向上行走。洄,曲折盘旋的水道。③游:通“流”,直流的水道。④晞(xī):晒干。⑤湄(méi):岸边,水与草交接的地方。⑥跻(jī):升高,2⋯⋯⋯⋯⋯⋯⋯⋯⋯⋯⋯⋯⋯⋯⋯⋯⋯⋯⋯⋯⋯⋯⋯名校名推荐⋯⋯⋯⋯⋯⋯⋯⋯⋯⋯⋯⋯⋯⋯⋯⋯⋯⋯⋯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