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辨析和应用

ID:6083147

大小:3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1-02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辨析和应用_第1页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辨析和应用_第2页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辨析和应用_第3页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辨析和应用_第4页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辨析和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辨析和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辨析和应用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年一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重要意义。探索并运用其中的主客体关系,对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之随时代进步而不断和谐有序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进行了辩证梳理,辨析了界定标准,并提出了相关的运用途径。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主客体主体、客体是一对基本的哲学范畴,用来说明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主体是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指

2、向的对象。”①主体与客体是对立统一的,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相互转化。在新时期,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提高,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新一代青年在思想上更开放、活跃,但是受功利主义和多元文化的不断入侵和扩展,呈现出了消极、错误的一面,这使得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重新认知、运用主客体这一哲学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对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客体关系的辩证梳理10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研究者基本认为主要存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群体。这两者之间关系的确立一直是思想

3、政治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内容,如何认识并正确确立两者之间的主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对两者之间关系的界定存在较大的分歧和演化。主要观点有“单主体说”、“双主体说”、“多主体说”、“主体际说”或“主体间性说”和“实践共同体说”等。对此,我们有必要结合实际,充分尊重已有的研究成果,再做具体的分析、探讨,确定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活生生的人,都具有主观能动性。在理论上,都是实践和认识的发动者,对分辨主客体关系

4、产生了极大的迷惑性,这要求我们在分析时要更小心谨慎。10一般看来,大家对于教育者成为主体的可能性异议不大。但是要意识到的是,马克思哲学指出“主体是人”,由此,我们不能直接否定受教育者成为主体的可能性。于欣指出:“虽然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要是主客体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受教育者只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存在,他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并具有相应的主体性。”②受教育者是思维活跃的青年群体,会主动进行思辨,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体系,辨析其中的原理,要么为之所用,要么反辩抛弃,这些主动实践都是其成为主体

5、的机会。正如,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主动探索自我解放的道路,并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因此,受教育者有机会成为主体。其次,我们讨论主客体关系,有些问题需要探索,主客体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是否一成不变呢?是否教育者成为主体就一直是主体呢?受教育者成为主体就一直是主体,又或是两者都一直是主体,更或者是两者都互为主体呢?应该都不是,这需要我们深入地辨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看到其中的发展与变化。再次,我们需要辨析的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是否就只存在一种或一对主客体关系呢?是不是只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一种或一对

6、主客体关系呢?应该不止,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所有事物都是存在联系的,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要活动者应该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但同时还有与之联系的其他事物、其他关系,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个人思维、思想意识等,都与二者存在较多联系,也是形成其他主客体关系的要素,也应当被考虑。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界定标准辨析主客体到底是什么,用什么标准界定,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10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主体必须是人,是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发动者和实施者,客体是自然,可以是任何客观存在,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其他客观事物,是实践和认

7、识活动的指向者和承受者。在主客体两者之间,主体是行动者,而客体是被动接受,主体具有主动性,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主动作用于客体,改造客体,从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认识。客体具有被动性,是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对象,接受改造、被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③可以说,在主体客体之间是以实践为纽带连接在一起的,存在主动与被动,改造与被改造,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关系分析界定主客体。基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明确的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

8、的主客体也必然是主动与被动、改造与被改造,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最终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的两个群体都是人,都具有主观能动性,都具有主动的意识,能够自觉对作用于自身的实践产生反映,做出应对。并且,无论哪一方都会自觉对这些反映和应答产生相应的认识,并做出对策,决定是否需要自身做出改变以应对实践和认识的变化。这些相对的主观能动性行为迷惑了研究者对他们之间主客体关系的判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辨析和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辨析和应用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年一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重要意义。探索并运用其中的主客体关系,对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之随时代进步而不断和谐有序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进行了辩证梳理,辨析了界定标准,并提出了相关的运用途径。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主客体主体、客体是一对基本的哲学范畴,用来说明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主体是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指

2、向的对象。”①主体与客体是对立统一的,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相互转化。在新时期,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提高,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新一代青年在思想上更开放、活跃,但是受功利主义和多元文化的不断入侵和扩展,呈现出了消极、错误的一面,这使得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重新认知、运用主客体这一哲学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对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客体关系的辩证梳理10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研究者基本认为主要存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群体。这两者之间关系的确立一直是思想

3、政治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内容,如何认识并正确确立两者之间的主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对两者之间关系的界定存在较大的分歧和演化。主要观点有“单主体说”、“双主体说”、“多主体说”、“主体际说”或“主体间性说”和“实践共同体说”等。对此,我们有必要结合实际,充分尊重已有的研究成果,再做具体的分析、探讨,确定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活生生的人,都具有主观能动性。在理论上,都是实践和认识的发动者,对分辨主客体关系

4、产生了极大的迷惑性,这要求我们在分析时要更小心谨慎。10一般看来,大家对于教育者成为主体的可能性异议不大。但是要意识到的是,马克思哲学指出“主体是人”,由此,我们不能直接否定受教育者成为主体的可能性。于欣指出:“虽然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要是主客体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受教育者只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存在,他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并具有相应的主体性。”②受教育者是思维活跃的青年群体,会主动进行思辨,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体系,辨析其中的原理,要么为之所用,要么反辩抛弃,这些主动实践都是其成为主体

5、的机会。正如,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主动探索自我解放的道路,并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因此,受教育者有机会成为主体。其次,我们讨论主客体关系,有些问题需要探索,主客体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是否一成不变呢?是否教育者成为主体就一直是主体呢?受教育者成为主体就一直是主体,又或是两者都一直是主体,更或者是两者都互为主体呢?应该都不是,这需要我们深入地辨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看到其中的发展与变化。再次,我们需要辨析的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是否就只存在一种或一对主客体关系呢?是不是只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一种或一对

6、主客体关系呢?应该不止,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所有事物都是存在联系的,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要活动者应该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但同时还有与之联系的其他事物、其他关系,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个人思维、思想意识等,都与二者存在较多联系,也是形成其他主客体关系的要素,也应当被考虑。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界定标准辨析主客体到底是什么,用什么标准界定,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10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主体必须是人,是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发动者和实施者,客体是自然,可以是任何客观存在,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其他客观事物,是实践和认

7、识活动的指向者和承受者。在主客体两者之间,主体是行动者,而客体是被动接受,主体具有主动性,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主动作用于客体,改造客体,从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认识。客体具有被动性,是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对象,接受改造、被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③可以说,在主体客体之间是以实践为纽带连接在一起的,存在主动与被动,改造与被改造,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关系分析界定主客体。基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明确的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

8、的主客体也必然是主动与被动、改造与被改造,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最终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的两个群体都是人,都具有主观能动性,都具有主动的意识,能够自觉对作用于自身的实践产生反映,做出应对。并且,无论哪一方都会自觉对这些反映和应答产生相应的认识,并做出对策,决定是否需要自身做出改变以应对实践和认识的变化。这些相对的主观能动性行为迷惑了研究者对他们之间主客体关系的判断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