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0811804
大小:1.71 MB
页数:13页
时间:2020-12-20
《古人谈读书(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单元本组课文以“读书”为主题,包含《古人谈读书》《忆读书》《我的“长生果”》,以及“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习作:推荐一本书”和“语文园地”。本单元以“我会阅读”为主题,其目的是: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注意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二是在阅读中要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学到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发起他们对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终身。内容课时内容简说教学要点古人谈读书2摘录了古人谈读书的经典名句,告诉我们常用的读书方法,
2、并教育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读书态度。1.会认32个生字及6个多音字,会写23个生字,会写相应词语。2.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注意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3.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4.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忆读书2本文主要写冰心奶奶回忆了自己读书的经历,和读书的体会,告诉我们“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我的“长生果”1回忆了作者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了作者读书的独特感受及读书对其生活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和对阅读的热爱。口语交际1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1.分条讲述
3、,把推荐的理由说清楚。2.听人说话能抓住重点。习作2推荐一本书1.写清楚推荐理由。2.推荐的重要理由要写具体。语文园地1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和日积月累1.交流读过的书和读书方法。2.学会仿写比喻句;能根据句子的层次梳理段落内容。3.书写提示注意点画的写法。4.读懂并背诵《观书有感》,理解这两首诗的大致意思。25古人谈读书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注意区分一些字的现代汉语意思和古代汉语意思。4.能够在阅读中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
4、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l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l难点1.注意区分一些字的现代汉语意思和古代汉语意思。2.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从课文中的读书方法受到启发。1.通读课文,读中自悟。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对于学生比较陌生的文言文,在学习课文前,教师先范读课文,再领读,让学生读准字音,知道如何断句停顿,读出句子的语气。然后,让学生初步通读文言文,练习把语句读通顺,读流畅。在读的过程中找出生字新词,初步感悟文言文的内容,自读谈体会,自悟文意。这样,学生就对
5、文言文的内容有了一个总的认识与理解,既培养了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对文章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又为理解文言文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2.划出节奏,初步理解。文言文与白话文在语言和叙述上有较大的差别,要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就必须掌握其划分节奏。只有划分出正确的节奏,才能准确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因此,在学生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试着划出朗读的节奏,初步理解文章内容。3.对照注释,解释文句。在学生初步理解文言文的内容之后,让学生对照课文中的注释,揣摩句子的意思,独立解释文句。对个别理解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予以帮助或让同学帮助。对个
6、别难句如果学生不能理解,教师应侧重指导或在小组讨论交流时解决。4.相互交流,深化主题。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文言文,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让学生分小组或同桌自由交流解释课文,互说课文的意思,互相帮助,互相补充,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特别是对一些难句应侧重讨论理解。教师先让学生自由交谈,鼓励学生大胆地说,提出不好理解或解释不通的语句,全班交流质疑,教师重点指导难句的理解。5.熟读背诵,积累语言。学生掌握了文言文的内容,也理解了文言文所蕴含的寓意或道理后,再让学生熟读文言文,要读出感情,练读,指名试读,自己反复朗读,深入体会语言
7、的意境,然后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这样学生会进一步体会文言文的内在意蕴,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文言文知识,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下良好的基础。1.预习提纲(1)认读本课生字。(2)搜集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2.多媒体课件l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会认本课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理解第一部分内容。一、激发兴趣,读书名言导入。1.同学们知道哪些读书名言?预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韩愈劝
8、君莫将油炒菜,留与儿孙夜读书。——《增广贤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2.我们知道有许多关于读书的名言,那么读书的方法你又知道多少呢?预设:批注读书,不动笔墨不读书,读自己喜欢的书……3.古人是怎样读书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人谈读书》。通过读书名言的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形成一种热烈氛围,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