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读书笔记.doc

《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读书笔记.doc

ID:60809952

大小:1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2-20

《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读书笔记.doc_第1页
《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读书笔记.doc_第2页
《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读书笔记.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读书笔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读《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最近读了《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顿觉眼界开阔,孙先生用哲学的眼光去审视文本,用哲学的方法去分析文本,从而使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深入而独特,令人耳目一新,并深以为然。事物、观念和形象的内涵是丰富的、充满矛盾的,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多种规定性的统一,是不断转化的,而不是单一的、贫乏的、静止的、僵化的、不能转化的。但是,事物,观念和形象,在表面上又是有机统一的,也就是说没有矛盾的。文本分析就是要打破这种表面的统一,找出它与现实,与观念,与本身其他因素的矛盾点在哪里,它的内涵是怎样发展变化而来的,又怎样达到了现在的统一,矛盾点、发展变化处就是分析的切入点。也就是说首先要坚

2、信任何一个文本都是丰富的、充满矛盾的,都是可以分析的,再次还要有一种方法论的自觉。这种方法论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种哲学方法也令人摸不着头脑啊,什么问题?怎么分析?孙先生将这种抽象的、普遍的方法论转化为可操作的分析方法,并使其系统化。孙先生的理论简单来说是面对一个文本,坚信它是可分析的,然后用各种方法寻找切入口。面对不同的文本可采用还原法、比较法,通过还原或比较找出了矛盾点或差异点,这矛盾点或差异点就是分析的切入点,然后就可以进行分析了。当然还原的方法是多样的,如:“艺术感觉的还原”“情感逻辑的还原”“审美价值的还原”等等。比较也有“同类比较”、、、“异类比较”“横向比较”“艺

3、术形式比较”“历史比较”“流派比较”“风格比较”等。孙先生在文中举了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唐人贺知章的绝句《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咱们语文版二年级下册第四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诗就是它。表面上看来好像很简单,但你能把它讲清楚吗?它流传千年脍炙人口,肯定有它的好,它好在哪里?好在比喻十分巧妙?当然,读者凭直觉就能感到它的不同凡响,感觉到了,却说不清缘由,想在你的解读中寻找答案,你怎样解释?从整首诗来看它的艺术形象是统一的,我们对它进行分析,就是要把原本统一的对象加以剖析,找出的它的差异性或矛盾性,然后从矛盾性或差异性出发。当然分析的角

4、度,面对不同的文本是不同的。对于《咏柳》这首诗中的艺术形象“垂柳”,它并不等同于生活,它是生活中的柳树和作者某一时刻情感的猝然遇合,这种遇合是不现实的、假定的、想象的,那个时刻的情感只有通过这种假定的想象才能抒发,在这里用“还原法”,大自然的柳树和诗中柳树的矛盾就出来了,例如:柳树明明不是玉的,偏偏要说是碧玉的,明明不是丝织品,偏偏要说是丝织成的飘带。为什么要用贵重的玉和丝来假定呢?是为了美化,诗化,表达了诗人珍贵的感情,这就是借助想象,让柳树的特征转化为情感的特征,情感的特征是什么呢?再用还原法。大自然中的柳树很美,春天来了,温度提高了,湿度提高了,柳树的遗传基因起了作用,柳树开始

5、生长,才有了柳树的美。这种美,大自然中,科学理性中是自然而然的,这种美在某个时刻突然被作者看到了,他很激动,他感觉这种美,比大自然的美还要美,“碧玉”“绿丝绦”是爱美的少女精心“妆成”,自然美加上人工美,理由才充分,诗人的情感强化了,这就是以情动人。“二月春风似剪刀”,也不能简单的说是比喻巧妙,谁都能感觉的出来,关键得理性分析它巧妙的原因,我们还来分析它其中的矛盾。首先这个比喻中最大的矛盾是“春风”和“剪刀”,春风是柔和的,怎么会像剪刀一样锋利?冬天的风才是尖利的。但可能也有人会说,二月春寒料峭,春风有时是尖利的,比如现在,二月的春风可不是比冬天风还感觉刺骨。那么为什么偏偏要用“剪刀

6、”作比喻,还可以用军刀、菜刀、水果刀啊!如果说“二月春风似菜刀”“二月春风似军刀”,那就成了一个笑话了,为什么呢?因为前一句是“不知细叶谁裁出”,这里“裁”和“剪”,它们组成一个词组,这是汉语特有的结构,固定的,自动化的联想。当然寻求分析的切入口是有很多途径的,关键要坚信所面对的文本是可以分析,它的内涵是丰富的,利用合适的方法从它的内部或外部能找出这样那样的矛盾或差异,再思考矛盾和差异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这样我们就可渐渐抵达文本的深处,从而触摸到文本真实的内涵。这种文本分析的方法也是许多解读大家的方法,只不过孙先生用的更坚决、更彻底,并将自己的分析方法系统化、理论化,变成可操作的方

7、法了。所以不管在哪个领域里,遇到矛盾和困难不要害怕,坚定的去面对和思考,这个矛盾和困难就是导向你深入或创造的切入口,同时你的思想经过重重困难到达某一深度后,再重新抵达就要容易的多,慢慢的就会形成一种能力。刚开始干老师让我们学习哲学的时候,我很不理解,我教语文,我应该多学习诗词鉴赏之类的,干吗要去学习哲学呢,学它有什么用呢?现在我理解了,哲学,它来源于万象,也可用它反观于万象;它是认识世界的工具,是方法,是视角,还可以用它来改造世界。谁又能说新中国的胜利,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