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文化思想的繁荣.ppt

第7课文化思想的繁荣.ppt

ID:60741557

大小:3.13 MB

页数:28页

时间:2020-02-02

第7课文化思想的繁荣.ppt_第1页
第7课文化思想的繁荣.ppt_第2页
第7课文化思想的繁荣.ppt_第3页
第7课文化思想的繁荣.ppt_第4页
第7课文化思想的繁荣.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7课文化思想的繁荣.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年级历史自贡六中张永芹文化思想的繁荣——百家争鸣一、老子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1.主要思想: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辩证思想,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主张“无为而治”。2、重要著作:《道德经》老子主张以柔克刚。相传老子曾经张开嘴让弟子们看,然后对弟子们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想一想,老子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它的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否有用?如果你认为有用的话,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加以说明?一、老子(1)老子的意

2、思是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可以克刚,体现了他辩证看问题的思想。(2)我认为有用。它使人认识到:什么事物都不是绝对的,都是可以变化的。貌似强大的人可能会被弱者打败,看起来聪明的人可能一生无所作为,平凡的人由于努力可能会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牙和舌头故事一、老子塞翁失马故事二、孔子春秋末年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1、思想方面:(2)礼:已所不欲,勿施于人(1)仁:仁者爱人依礼行事克己复礼2、政治方面:以德治国、反对苛政所以他是伟大的思想家二、孔子政治主张有一天,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

3、孔子从朝廷下班回家,他看见马棚烧没了,就问家人:“马棚失火伤着人了吗?”他却不问马怎么样了。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孔子立起身来靠在横木上,派遣子路去问讯那个妇人。子路问道说:“你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那个妇人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以前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说:“学生们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马棚失火”和“苛政猛于虎”两则小故事体现了孔子

4、的什么思想?仁者爱人、以德治国“仁”二、孔子3、教育方面:(1)教育对象:(2)教学方法:(3)学习方法:(4)学习态度:开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所以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思考孔子这样做,体现了他怎样的教育思想?孔子有两个学生,一个叫子路,一个叫冉有。一天,子路请教孔子,“听见了应当做的事,是不是马上就去做?”孔子回答说:“你有父亲、哥哥在,应当让他们先做”。又一天,冉有问孔子,“听见了应当做的事,是不是马上就去做?”孔子回答说:“对,应当马上就去做。”学生们觉得奇怪,同样一个问题

5、,为什么老师回答得不一样呢?就去问老师,孔子笑呵呵地说:“冉有,平时碰到事情老是退退缩缩,所以我鼓励他勇敢地去做,而子路太喜欢胜过别人,所以我要他退后一点。”材料分析因材施教二、孔子4、文化成就我们今天如果研究孔子的话,可以主要查阅哪些古籍?文化成就:整理古籍编定《春秋》、言论记录《论语》《诗经》★孔子的学生中有3000多人,其中比较著名的有72人,俗称“72贤人”。孔子的地位:孔子不仅是中国文化名人,更是世界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100多个国家孔子学院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

6、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孔子在首尔孔子在柏林三、百家争鸣1、什么叫“百家争鸣”?2、背景是什么?3、有哪些派别?4、各派主张是什么?5、百家争鸣的影响?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百家争鸣”的含

7、义: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历史原因?1.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2.孔子创办私学的影响。3.面对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廷揽人才。孟子孔子墨子庄子韩非子墨家道家法家兵家儒家孙武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墨子名翟,战国时期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选贤任能,提倡节俭。孟子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仁政”治国,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孟子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不受富贵诱惑,不为贫贱动摇,不为武力屈服,这才叫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行为,表

8、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动脑筋:材料研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你认为孟子的这段话体现了什么精神?做人不卑不亢,有坚定的立场,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荀子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庄子——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顺应自然和民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