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385419
大小:2.24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8-23
《《农业文化思想》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农学思想的初绽五年级三班何子缘我们的祖先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总结出了不少经验,农学思想逐渐形成,特别是关于农业季节性的特点,在不少农书中都有论述.祖先们已经悟出农作物播种、管理、收获都有一定的时段,就把它叫做“农时”。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知道按照二十四节气安排农事活动,不误农时,人天协调,而且总结出许多农业谚语,表达因时制宜的见解和具体的耕作指导。农时思想的形成古代农学思想的书籍农政全书吕氏春秋齐民要术农政全书《农政全书》基本上囊括了古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即徐光启的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贯彻这一思想正是《农政全书》不同于其他大型农书的特色之
2、所在。齐民要术《齐民要术》是现今完整保存下来的最古的农书,作者是北魏的贾思勰,大约写于公元533至544年间。全物110卷92篇,涉及到作物栽培、耕作技术和农具使用、畜牧兽医和食物加工等各个方面,几乎是一部农学百科全书。吕氏春秋《吕氏春秋》吸收了先秦农家的思想。该书《士容论》中《上农》、《任地》、《辩土》、《审时》四篇,显然是农家之言。《上农》篇重视农业生产,其理由是:“古先圣之所以导其民也,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这就是说,倡导重农,不仅为了生产,还有“贵其志”的目的。它接着说:“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境安,主位尊。”二十四节气的演变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人
3、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这八个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后来到了《淮南子》一书的时候,就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这是中国历史上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最早的记录。从考古中发现的出土文物考证,中国西汉时期就已经采取节气注历了。汉代著作《周髀算经》一书
4、,就有八节二十四节气的记载。大都表示气候变化,物象差异,与农业结合得十分密切。因此,当时从八节二十四节气上就可以掌握季节的变化,决定对农作物的适时播种与收割了。农业谚语春插时,夏插刻,春争日,夏争时麦盖三层被,枕着馒头睡.瑞雪兆丰年春光一刻值千金,廿四个节气勿等人。春打六九头,穷人苦出头。只有自踏车,没有白削花。若要花,霉里扒。黄花见白花,四十五日上轧车。东北风,雨祖宗。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床上困勿得,田里了勿得。六月初一雷个响,棉花便个梗。六月六,晒得鸭蛋熟。六月里盖被,十二月里无米。白露身勿露,赤膊当猪猡。白露前后一场风,乡下人做个空。白露白迷迷
5、,秋分稻莠齐。寒露楼青稻,霜降一齐倒。小雪勿见叶,小满勿见荚。麦浇芽,菜浇花。冻断麦根,牵断磨绳。冬至油菜,年大麦。冬至离春四十五,一百零五到清明。养了三年蚀本猪,田里好来勿得知。农耕与古诗田园美。"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唐·王建《雨过山村》)。农耕苦。"苗生初夏时,料理晨夕忙。挥锄向烈日,洒汗成流浆。"(元·陈高《种木童花》)。苛税重。"一亩田无七斗收,先将六斗送皇州。止留一斗完婚嫁,愁的人来好白头。"(民歌·《一亩田无七斗收》)。思归隐。"卖书买农具,作业岂辞劳。"(明·陶宗仪《南村后杂赋》)。遭灾害。"欲求一点半点水,却
6、比农夫眼中泪。滔滔黄浦如沟渠,农家争水如争珠。"(元·袁介《检农吏》)。庆丰收。"淋漓醉饱不知夜,裸股掣肘时欢争。去年百金易斗粟,丰岁一饮君无轻。"(元·张耒《田家》)。农技诗。“下田既宜稌,高田亦宜稷。种蔬须土疏,种蓣须土湿。寒多不实秀,暑多有螟瞂”(明·王守仁《观稼》)。天地坛--农历广场广场铺装以汉白玉为主,镶嵌彩色琉璃马赛克,在汉白玉上雕刻了天干、地支、24节气等中国传统的历法。据说这种形状为覆斗形,体现的是中国传统的天地和谐、四方和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