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064195
大小:54.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01-01
《信用风险宏观压力测试建模技术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信用风险宏观压力测试建模技术研究 摘要: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信用风险宏观压力测试逐渐成为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评价一国金融体系面对系统性风险的脆弱性,有利于监管部门提早制定应对措施。目前,信用风险宏观压力测试已在全球主要国家得到推广和开展,压力测试技术方法不断得到完善。然而,信用风险宏观压力测试发展时间较短,现有技术模型仍在不断改进和提高,加之国内相关研究较少,因而有必要加强信用风险宏观压力测试建模研究和经验总结,以促进我国更好地开展银行业信用风险宏观压力测试。关键词: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系统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中图分类号:F830.1文献标
2、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13)05-0011-07引言信用风险压力测试已成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极端事件风险管理、资本规划、业务发展战略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1]。然而,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使得全球大型金融机构遭受重创,信用风险压力测试并没有使金融行业很好地应对金融危机。巴塞尔委员会认为,此前进行的压力测试,26宏观压力情景假设要比现实宏观经济衰退程度更弱、持续时间更短,而且忽视了经济体系间的相互影响及反馈效应。由此,如何将系统性风险与金融监管、银行压力测试有效结合起来成为新课题。近年来,宏观审慎金融监管体系逐步形成,信用风险宏观压力
3、测试在全球得到较快推广,用以评价系统性风险可能对银行业造成的影响,有利于监管部门提早制定应对措施,提高银行业经营稳健性。然而,信用风险宏观压力测试发展较晚,相关建模技术方法仍处于探索和研究当中,全球范围内尚没有形成统一规范或者最佳实践,世界主要经济组织、各国央行以及全球主要金融机构都在不断完善信用风险宏观压力测试建模技术方法。本文力图通过对全球信用风险宏观压力测试建模技术方法及实践的分析,为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及金融机构有效评估系统性风险影响提供借鉴。一、信用风险宏观压力测试流程及实践分析信用风险宏观压力测试主要包括环境分析与制定压力测试目标、设定压力情景、构建压力测试模
4、型、重新评估压力情景、压力测试结果分析和报告等5个步骤。信用风险宏观压力测试需要根据银行经营环境以及业务结构确定压力测试目标,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银行根据已设定的压力测试目标制定压力测试情景;26压力测试建模部分包括宏观经济模型构建和信用风险模型构建,压力测试建模非常关键,直接关系到压力测试评估有效性;根据压力测试情景以及模型进行压力测试和评估;银行需要深入分析压力测试结果,并向监管部门、经营管理层汇报,以制定相关应对措施[2]。从信用风险宏观压力测试实施方式看,可以分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形式。自上而下的信用风险宏观压力测试主要是由监管部门利用银行业整体数据实施
5、的压力测试。该模式能够对压力测试实施统一的前提假设和建模技术,保持了统一性,有利于行业间或国家间的相互比较,而且实施起来简便、节省资源,但是该模式忽略了金融机构间的差异性,无法判断各金融机构压力情景下的表现[3]。该模式适用于金融机构微观数据不足的情况。自下而上的信用风险宏观压力测试是由各金融机构自行开展信用风险宏观压力测试,然后将压力测试结果上报汇总至监管部门。该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体现各金融机构的差异性,更真实地反映金融行业存在的脆弱性;能够充分利用金融机构内部良好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取得更好的压力测试效果,有利于金融机构为极端事件做好充分准备。然而,该模式由金
6、融机构自行设计压力测试情景及建模,导致压力测试的可比性较差,透明性降低,而且该模式实施起来也较为繁琐,需要金融机构的密切配合[3]。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两种信用风险宏观压力测试实施方法并不相互排斥,而是相互验证、相互补充的。在条件允许下,部分国家监管部门会同时进行两种模式的压力测试,以提高信用风险宏观压力测试质量和可信度。2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世纪90年代末已开展了基于系统性风险视角的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目前已成为金融部门评估项目(FSAP)、全球金融稳定性评估报告(GFSRs)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评价各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4]。2009年,美国针对大型控股银
7、行公司进行了前瞻性评估,确定银行面临宏观经济压力下的资本充足性。2010年、2011年,欧盟也针对成员国的主要银行进行了宏观压力测试,评价银行体系在欧债危机背景下受宏观经济冲击的脆弱性和资本充足性。2010年,我国针对房地产市场泡沫可能引发的信用风险,亦开展了相关压力测试,主要评价房价下降可能对银行信贷质量的影响。信用风险宏观压力测试在全球主要国家得到应用和广泛开展,信用风险宏观压力测试建模方法得到不断完善和创新,并获得较多的研究和实践成果,进而支持宏观审慎监管理念的落实。信用风险宏观压力测试理念和相关应用已取得较多成果,然而作为信用风险宏观压力测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