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运河工程引发对于生态护岸问题思索

从南运河工程引发对于生态护岸问题思索

ID:6061262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01

从南运河工程引发对于生态护岸问题思索_第1页
从南运河工程引发对于生态护岸问题思索_第2页
从南运河工程引发对于生态护岸问题思索_第3页
从南运河工程引发对于生态护岸问题思索_第4页
从南运河工程引发对于生态护岸问题思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南运河工程引发对于生态护岸问题思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从南运河工程引发对于生态护岸问题思索  摘要:生态护岸指的是利用植物或者植物与土木工程相结合,对河道坡面进行防护的一种新型护岸型式。生态护岸集防洪效应、生态效应、景观效应和自净效应于一体,代表着护岸技术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天津市南运河治理工程出发,从生态护岸的基本要求和应用原则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指出生态型护岸的出现顺应了人与自然共生的要求,不仅是护岸工程建设的一大进步,也将成为今后护岸工程的主流。关键词:南运河;生态护岸;基本要求;应用原则中图分类号:U697.2文献标识码:A生态护

2、岸指的是利用植物或者植物与土木工程相结合,对河道坡面进行防护的一种新型护岸型式。生态护岸集防洪效应、生态效应、景观效应和自净效应于一体,代表着护岸技术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7天津市南运河市区段治理项目,是天津市政府实施南运河两岸综合开发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河道综合治理,提高了南运河的水质标准,恢复了南运河的排沥功能,改善了河道两岸区域水环境,促进了沿河两岸房地产业的开发以及城市面貌的改观。南运河河道设计断面为梯形断面,为避免景观的生硬、呆板,护岸工程自常水位2.0m以下0.2m开始修筑,高程1

3、.8m以下首次采用了格构式护坡,高程1.8m以上根据景观的要求及地形地质等条件的不同,采用植草护坡或亲水平台型式。该护岸型式在考虑护坡具有一定强度、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同时,充分考虑生态效果,把河堤由过去的整体混凝土或浆砌石护坡改为混凝土镂空护坡,能使水体和土体、水体和植物或生物相互涵养,适合生物生长的近自然状态的护坡。同时由于采用预制混凝土拼装施工,大大缩短了施工时间。南运河改造中所采用格构式护坡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型护岸方式,南运河也是天津第一条完全采用生态型护岸的河道。7实际上,国外对生态护岸技术的研究起步

4、较早。日本在10多年前就提出“亲水”的观念,并且在生态护坡技术方面进行了实践。在第九次治水五年计划中,将对5700km的河流采用多自然型河流治理法进行整治,其主要采用植物堤岸、石料及木材护底的自然河堤。欧洲许多国家在进行护岸工程设计时,非常注意沿岸的景观与生态系统,尽最大可能地参照采用天然状态下的河海岸型式,避免以建筑物的形式去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我国生态护坡技术最近几年也有长足的发展。各地正在尝试在不同条件下应用植被草、土工材料绿化网、水力喷播植草技术、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水泥生态种植基、土壤固化剂等

5、多样的生态护坡技术。如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在进行城市河道整治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河道作为城市的灵气所在,两岸都进行了精心的规划和设计,形成了水与绿色结合的滨水环境。1生态型护岸的基本要求1.1满足岸坡防护要求作为护岸工程的一种结构型式,生态型护岸首先应该满足岸坡防护的要求,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生态型护岸作为永久河岸防护土程,在国外己有较广泛应用,主要有生物(植被、复合植被等)护坡、网笼、笼石挡土墙、土工格室、土土网、网笼垫块护坡等型式。采用生态型护岸土程,与传统的浆砌石、预制混凝土板等硬结构护岸相

6、比,有结构简单、适应不均匀沉降性能好、施土更简便等优点。1995年美国新泽西州拉里妇河长800英尺的河岸采用了生物护岸,在1999年9月美国东北部遭遇弗洛伊德飓风袭击过程中,拉里妇河洪水达到近200年来的最高水位,这次暴风雨是对拉里妇河生态型护岸土程的一次检验。结果表明,采用生物工程加固的河岸几乎完好无损,发挥了设计要求的功能。实践证明,生态型护岸能够满足一定的防洪标准和岸坡防护要求。1.2满足生态环境的要求7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和城市化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己成为世界性的问题,护岸型式

7、的选择还需要满足生态环境的要求,不能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尤其在城市和风景区等沿河区域的护岸工程,不仅要保证岸坡的稳定和安全,而且要满足生态环境的要求,生态型护岸己成为较好的选择,也是未来河道治理的发展方向。一方面,护岸原材料的选择要考虑是否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如无规划的乱采石料或砍伐树木都将造成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护岸工程型式要向绿化、美化环境方向发展。2生态型护岸的应用原则2.1应遵循河床演变的规律,因势利导生态型护岸作为河道整治的一种方法,应该遵循河床演变的规律。河床演变是水沙和边界条件相互作用的

8、产物。水沙条件作为河床演变的动力因子,对河岸及河床边界有着重要的影响。而由于河岸及河床边界条件的变化,河流流路也相应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不同的河势。由于水沙及河势条件的改变,原有的洲滩、险土可能产生新的变化,可能对防洪、航运以及其他河流功能产生不利影响,需要对危险地段的岸坡进行防护。对不同河势条件的河段进行防护时,应特别注重因势利导。对有利的河势条件应及时进行守护,稳定河岸及河滩;对不利河势条件,可控制关键部位,促使水流朝有利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