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南运河治理工程引发的生态护岸问题的思考

对南运河治理工程引发的生态护岸问题的思考

ID:36542285

大小:197.9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1

对南运河治理工程引发的生态护岸问题的思考_第1页
对南运河治理工程引发的生态护岸问题的思考_第2页
对南运河治理工程引发的生态护岸问题的思考_第3页
资源描述:

《对南运河治理工程引发的生态护岸问题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2009.No.5海河水利·29·对南运河治理工程引发的生态护岸问题的思考季春雷,王云静,王艳丽(天津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天津300204)摘要:从天津市南运河治理工程出发,从生态护岸的基本要求和应用原则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指出生态型护岸的出现顺应了人与自然共生的要求,不仅是护岸工程建设的一大进步,也将成为今后护岸工程的主流。关键词:南运河;生态护岸;基本要求;应用原则中图分类号:TV21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328(2009)05-0029-02生态护岸指的是利用植物

2、或者植物与土木工程相结合,对河道坡面进行防护的一种新型护岸型式。生态护岸集防洪效应、生态效应、景观效应和自净效应于一体,代表着护岸技术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天津市南运河市区段治理项目.是天津市政府实施南运河两岸综合开发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河道综合治理,提高了南运河的水质标准,恢复了南运河的排沥功能,改善了河道两岸区域水环境,促进了沿河两岸房地产业的开发以及城市面貌的改观。南运河河道设计为梯形断面。为避免景观的生硬、呆板。新建的护岸工程自常水位2.0m以下O.2m开始修筑。高程1.8m

3、以下首次采用了格构式护坡,高程1.8m以上根据景观的要求及地形地质等条件的不同采用植草护坡或亲水平台型式。该护岸型式在考虑护坡具有一定强度、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同时,充分考虑生态效果。把河堤由过去的整体混凝土或浆砌石护坡改为混凝土镂空护坡,能使水体和土体、水体和植物或生物相互涵养,适合生物生长。同时,由于采用预制混凝土拼装施工,大大缩短了施工时间。实际上.国外对生态护岸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早。日本在十多年前就提出“亲水”的观念,并且在生态护坡技术方面进行了实践:在第九次治水五年计划中,将对5700km的

4、河流采用多自然型河流治理法进行整治.主要采用植物堤岸、石料及木材护底的自然河堤。欧洲许多国家在进行护岸工程设计时,非常注意沿岸的景观与生态系统。尽最大可能地参照采收稿日期:20094)6-25作者简介:季春雷(1981一),男,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设计工作。用天然状态下的河海岸型式,避免以建筑物的形式去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我国生态护坡技术最近几年也有长足的发展。各地正尝试在不同条件下应用植被草、土工材料绿化网、水力喷播植草技术、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水泥生态种植基、土壤固化剂等多样的生态

5、护坡技术。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在进行城市河道整治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河道作为城市的灵气所在,两岸都进行了精心的规划和设计.形成了水与绿色结合的滨水环境。l生态型护岸的基本要求1.1满足岸坡防护要求.生态型护岸首先应该满足岸坡防护的要求。生态型护岸作为永久河岸防护土程。在国外己有较广泛应用,主要有生物(植被、复合植被等)护坡、网笼、笼石挡土墙、土工格室、土工网、网笼垫块护坡等型式。采用生态型护岸工程,有结构简单、适应不均匀沉降性能好、施工更简便等优点。1995年美国新泽西州拉里妇河河岸采用了生物护

6、岸。1999年9月遭遇飓风袭击,河水达到近200年来的最高水位,结果表明采用生物工程加固的河岸几乎完好无损。实践证明.生态型护岸能够满足设计的防洪标准和岸坡防护要求。1.2满足生态环境的要求在城市和风景区等沿河区域的护岸工程.不仅要保证岸坡的稳定和安全,而且要满足生态环境的要求。因此,生态型护岸己成为较好的选择.也是未来河道治理的发展方向。一方面,护岸原材料的选择要考虑是否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如无规划的乱采石料或砍伐树木等;另一方面。护岸工程型式要向绿化、美化环境方向发展。(下转第3l页)万方

7、数据2009.No.5程怀峰:围场县沙化区沙障造林技术探索·31·林当年就能对沙化区沙粒的移动、搬迁、堆积起到一定控制作用;第二年基本达到横向密闭,有效控制沙化蔓延;第三年通过根孽繁殖逐渐扩大植被覆盖面,逐步实现对沙化区的整体覆盖。同时,通过植物的生长壮大,腐殖质不断增加,对地表形成覆盖层,改变原有地表土成份,增加土质肥力,使表土土质明显改良。因此,该技术措施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植物沙障治沙见效快,作用周期长;二是根孽繁殖、植被繁衍能力强,能快速恢复沙化区植被,降低风蚀量:三是拦截与整体覆盖相结合

8、,形成综合防护体系,遏制沙化扩展蔓延,效果明显;四是改良了土质.提供了其他生物生长的条件,生物植被群落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实现治理目标。5存在问题该技术措施在适用性和治理效果上.虽具有很大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1)沙障造林后只能靠天然降雨保证苗木的成活和生长.不是特别干旱年份造林基本能达到治理效果,但遇到特别干旱年份造林,即使采取抗旱保水技术措施,也不容易保证一次性成功,可能出现重复建设.增加了造林成本。(2)该项技术措施,用苗量16.5万株/hm2左右。用工75个工日/hm2,相对造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