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山的那边优秀教案

1、在山的那边优秀教案

ID:6010004

大小:4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30

1、在山的那边优秀教案_第1页
1、在山的那边优秀教案_第2页
1、在山的那边优秀教案_第3页
1、在山的那边优秀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1、在山的那边优秀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在山的那边【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初步感知诗歌内容。2、朗读全诗,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3、深入诗歌意境,激发学生的理想情怀。【学习重点】感知诗歌内容,感悟诗歌思想感情。【学习难点】理解“山”,“海”的内涵【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在山的那边》是一首比较浅显的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加深理解与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情感启迪”,“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如下教学方法:1,创设情景法2,朗读指导法3,诱导点拨法教学中我将采用这样的学习方法以便更好的完成学习目标:1,朗读法2,联想想

2、象法3,讨论法。【教材分析】      诗歌在表达的主题和感情上往往显得丰富而含蓄,因此造成在欣赏和理解上的因人而异,但我们不能就此忽视对诗歌主旨的把握。《在山的那边》主题相当集中、明确,表达的是信念与理想在人生追求中具有的巨大意义。如果片面强调个人感悟,而置理解上出现的偏差于不顾,反而不能真正达到欣赏诗歌的目的。所以在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个性发挥的空间时,教师也要注意有艺术的引导,以期不会在开学初就给学生一定的“伤害”,这将不利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真正贯彻,不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新方式的形成。所以主旨的明确与个性的感悟

3、处理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童年时代,我们都有过五彩斑斓的梦,我们为梦想而追寻,现在,有些梦依然留存我们的脑海,使我们为梦想而拼搏。今天让我们带着过去的梦想和现在的追寻,走近诗人王家新的世界,一起学习《在山的那边》二、【检查预习】(一名同学听写,两名同学到黑板上写)痴想:呆呆的想。隐秘:隐蔽,不外露。铁青:青黑色,多形容人恐惧、盛怒或患病时发青的脸色。凝成:凝聚而成。诱惑:吸引、招引。喧腾:喧闹沸腾。一瞬间

4、:一眨眼之间。三、【整体感知】4(感知文本,是把握文本的主旋律,是我们和文本对话走近作者心灵的突破口。有感知才有收获)1.录音带范读(扫清了文字障碍,让我们在听读中看一下是否读准了字音)2、个读(音读)请同学们推荐一位代表读课文,落实字词的掌握。在这名同学读的过程中,其他同学听读纠正错音。3、自由读(意读)(问题:这首诗由两个章节组成,请同学们概括章节的内容)第一节:写童年的"我"对幻想的追求.第二节:写长大了的"我"通过拼搏.奋斗实现了理想。形象地写出了一个光辉灿烂的世界,体现了作者兴奋,激动,喜悦的心情。

5、(问题:请同学们概括这首诗歌的内容)4.朗读这两节诗应该分别读出什么语气?并说明理由。    (配乐,营造氛围,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探究学习:    第一节应读出“向往──疑惑──希望──失望──困惑”的语气;    第二节应以“肯定、坚决”的语气为主旋律。    重点练读语句:(生四人讨论,各组合作学习,拟朗读处理方案。)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处理方案一:一、二行喃喃自语、声音由平渐高语速由慢渐快;三、四行语锋陡转、语气加强、肯定坚决、语速急缓交错;五、六行语速稍慢、稍拖音、低沉

6、但浑厚转为高亢响亮再转为低沉减弱,要读出对理想的渴望。    “是的!人们啊……照亮你的眼睛”语气渐强,应读得铿锵有力,最后一句应该上扬很高。这段写出理想实现的时候,人们惊喜万分。声音洪亮、慷慨激昂,读出这种喜悦!个别示范后,全班齐读。    总结:欣赏诗歌一定要放声朗读,而朗读不仅要正确流利,关键还要有感情,这样才能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共鸣,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启示。同学们对句与句之间的语气把握得很好,其实句子内部也有急缓轻重的区别。关键还是对诗歌的每一句深透理解后,才能处理好。看来这任务要下堂课来完成了。    齐声朗读课文

7、。    5课堂小结:    这一堂课里,我们又积累了不少的词语,从整体上对诗歌有了初步理解,在朗读声中,我听出了大家爱这篇意蕴丰富的诗歌。其实我国是诗的泱泱大国,优秀诗歌比比皆是,有兴趣课外找几篇读读,你一定会更喜欢这朵文学世界的奇葩──诗歌。第二课时:四、【合作研讨】(集体的智慧是巨大的,让我们在小组的探讨中快乐学习)1、诗的题目是《在山的那边》,那么在山的那边是什么呢?是海请用诗中的话描述:“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4“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2、我们知道了海是理想的境界,那么山是什么呢?是现

8、实的山吗?第一节山是现实的山第二节山是指困难,作者用群山表示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小时侯,“我”对于“山”的理解是单纯的。它是我实际生活的世界,“我”幻想着翻过一座山,脱离眼前的世界就能看到“海”,我把实现理想看得很简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